第9期 从化
春到人间,春潮涌动。新春伊始,广东省、广州市先后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从春天出发的号角。为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社会共识,强信心、稳预期、聚力量,引导全市上下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2月20日,广州正式启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呈现11区高质量发展成果。值此之际,南都将推出广州新区势——高质量发展调研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资料图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广州从化区的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着春耕,而游人则穿行在特色小镇的山林溪水间;在新引入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机器人设备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另一派繁忙的景象。2月27日,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从化,围绕“百千万工程”和制造业主题,深入南平静修小镇、从化香米中塘基地等地,实地探访第一、二、三产业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栽好梧桐引凤来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凤溪栈道也是南平村的网红打卡点,游客来到南平村旅游都会在这里走一段。”坐落于从化区温泉镇东南部,三面环山,溪流蜿蜒。高达97%的森林覆盖率促使这里成为一座天然氧吧,踏春时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鸟瞰从化南平村。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景点讲解员黄燕葵是“南平媳妇”,自2018年开始来到南平村生活,“之前一直在外打工,难以顾及家人。”随着村改造成效逐步凸显,黄燕葵也在自家门口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去5年里,她的工作职务从博物馆的临时工变为村里的导览讲解员。
据了解,2016年,南平村成为广州市创建的30个特色小镇之一。2017年5月,南平村与珠江实业集团签订《从化区南平特色小镇项目合作合同》,并于2018年成立了广州珠江南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南平公司”),正式开启村企合作建设南平静修特色小镇新模式。
景点讲解员黄燕葵是“南平媳妇”,她在现场为调研团介绍南平村的情况。摄影:实习生 秦凯欣 南都记者 郑雨楠
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介绍道,公司通过组建专门的团队为南平村改造把脉问诊,先后经过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环节,合办了南平客栈、水方阁餐厅等支柱企业,打造了凤溪栈道、南平双桥等景观节点,加快推进小镇项目建设,进一步实现多元产业创收的目标。过去三年里,南平村还推动厕所革命,建成11个社污水处理设施点,完成292户的卫生户厕改造。村里还与村民签订《环境友好家庭承诺书》,促使村内生活垃圾处理率达百分百。这一系列的改造不仅为打造特色小镇创设了前提条件,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自2019年以来,南平村接待游客逾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1000万元。近三年回流村民达400余人,开办民宿39家、农家乐22间,甚至吸引了香港七十多岁的卢先生到南平开起了面馆。其中,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8万元。村企合作模式不仅给南平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必要时刻还会向农民伸出援手。在疫情防控期间,珠江实业集团还集结两万多名员工向村民收购了约四十万斤的滞销荔枝。
山水之间的荔枝。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对此,黄燕葵深有体会,“过去村民依靠种植农产品与外出务工为生,收入渠道窄、致富能力不足。村改造期间,通过村代表摸底了解村民的返乡意愿,为村民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岗位。现在身边不少同龄人都是返乡发展的青年。”张国华则表示,“人居环境变好了,村民意识提高了,幸福感也是满满的。”
农业科技助力
谱写春耕“奏鸣曲”
农事正忙的春耕时节,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田与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秧苗们。在鳌头镇从化香米中塘基地的集中育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内,自动化流水线也在高效运作着,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农忙景象。
这条流水自动化生产线,承担了播撒、加湿、运输等工作。“一条流水线一小时可以满足70亩的育秧需求,相当于100个产业工人的劳动力。”中心相关负责人、大旺莱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谭增伟介绍,“经过技术改造,生产线还能够给秧苗二次加湿,控制播种均匀度,不仅能够提高秧苗发芽率,还缩短了七天的生长周期。”现阶段,从化香米中塘基地为广州市提供大量“十九香”“软华优金丝”等优质水稻,全年水稻总产量约2200吨。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提高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据了解,从化区政府租借当地村民土地进行集中化管理,以改进从化稻米生产经营模式为切入口,采用“机械化水稻种植”的新型模式板块,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能有效提高秧苗的存活率与质量。谭增伟对此感到十分自豪,他拨开秧苗的根部展示给记者看,“这些白色的根证明稻苗的质量非常好,没有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都与我们科学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密不可分。”
大旺莱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谭增伟在现场向南都记者介绍种植情况。摄影 实习生秦凯欣 南都记者郑雨楠
除了全自动的流水线之外,中心还引入了无人机技术、5G技术、区块链等等技术通过建立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提高从化香米产出效益,实现“从化香米”绿色化、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此外,中心还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水稻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展从农化香米新品种的研发试验工作。
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也离不开政策助力。谭增伟提到,在种植和农机作业等方面,当地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补贴。他掰着指头细数着,“从化政府对机械化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直播分别每亩补贴80元、50元、20元;给农机费用补贴了百分之五十,共计一千多万元。”此外,基地土地流转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每亩地每年约1300元的租金收入,每年吸纳当地村民超800人次,带来工资性收入超80万元,起到良好的联农带农作用。
据了解,除中塘香米基地外,从化区还正在开展鳌头万亩良田示范试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引入智慧农业、现代文旅等多种产业模式综合运营,推动项目建成农田产值高、碳汇价值大、产业模式新的大湾区高质量生态田园示范区。
产业带动返乡就业
人才培养是更长远的价值
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声嘹亮,从化区带着丰厚的生态资源家底,按照生态为本、产业强区、绿色发展的思路,为实现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新功能定位持续发力,为乡村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在广东煜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称为“煜丰实业”)的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煜丰实业总经理蒲小红介绍,公司于2019年落户从化,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仅用一年时间,煜丰实业已进入试投产阶段。到目前为止已经投产两年,整个项目占地240亩,一期200亩,总投资约15个亿。“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产出仍然能达到设计产量的70%,在九亿多一点。”
广东煜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摄影 实习生秦凯欣 南都记者郑雨楠
蒲小红介绍,从化区作为发展绿色生态的大区,在企业项目规划之时,当地政府就明确了“高环保”与“高品质”两大核心诉求。“我们的车间系统与环保局部门实现了实时联动,一旦污染数值超标,马上就会同步到相关部门的系统内。”煜丰实业工作人员指着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介绍道,除了VOCS与粉尘指数,电子屏幕上还显示着实时售出的订单数量与车间内部的机器人运作情况。
据了解,煜丰实业采用“智能化+环保化”双轮驱动战略,通过研发新工艺与新材料,从源头杜绝污染。在原材料的选取上,企业全部采用更环保的水性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公司采用全自动化技术控制VOCs和粉尘排放,同时与环保部门实时联动,在生产车间实时监测环保数据,保证在制造过程中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能够优于国家标准。
煜丰实业总经理蒲小红。摄影 实习生秦凯欣 南都记者郑雨楠
举目望去,煜丰实业的产业园区宽敞明亮,十分现代化。园区内部还配置了健身房、图书馆等多项设施丰富工人们的日常生活。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吸引了大量当地年轻人留下就业。蒲小红说,“企业员工有百分之六十都来自本地。这不仅给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更培养出一批蓝领技术工人,他们在学习了智能技术后,能逐渐成为一个人才群体去支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未来更长远的价值。”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秦凯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