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邓敏入职瑞幸法务部正好两年,虽然北京已经开春,邓敏却感觉前所未有的寒气凛冽,那段时间,凌晨的曙光时常是邓敏回家路上的“伙伴”。
当年4月初,瑞幸的财务风波在投资圈流传开,外界舆论哗然。
事发后,邓敏所在的法务部,不少同事陆陆续续离职,本来在团队内资历尚浅的她,需要扛起此前5个人的工作。而长沙的分部,刚加入瑞幸一年半的HRBP廖玲辉收到朋友的问候:要不要给你介绍工作?
【资料图】
围观者猜测无数,谁都不知道,瑞幸将面临着什么。
但对选择留下来的人而言,眼前的难题则具体得多:不是大厦将倾的危机动荡,而是工作挑战的不断升级。
从瑞幸总部到处于瑞幸神经末梢的每一家门店,每个留下来的人都毫不犹豫接受了这样的挑战。在品牌市场部,周雪和伙伴们通宵达旦,用两天一夜完成新一季产品瑞纳冰拍摄。在门店设计部,陈晓东并肩的伙伴在减少,接到的门店设计项目却在与日俱增。而在更末端也更本源的咖啡豆质量检测部门,负责工厂咖啡豆质量检测的张晟坤,仍和同事们坚持着每天要尝200杯以上的咖啡,以保证筛选出的每一粒咖啡豆品质过关。
风波下的瑞幸,没有外界所臆测的慌乱。日常工作照旧,门店正常运转,没有时间过多讨论甚嚣尘上的各种传言,大家齐心协力,一切有序而更快速地迭代。
如今,两年过去了,瑞幸不仅走过了至暗时刻,还成功逆风翻盘。截至2022年三季度,瑞幸门店数量达到7846家,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5.9亿元,这个成绩可谓亮眼。
站在五周年之际回望当初,他们用了两个字来形容瑞幸,那就是——奇迹。
大厦将倾,是外界当时主流的评价。
那是瑞幸的至暗“春天”。风波持续,而线下门店因抗疫关停,有的门店,关停了三个月之久。
瑞幸挺得住吗?是外界对瑞幸的最大疑问。
作为总部法务部员工,邓敏是最能直接感受到外部冲击的人。那段时间,除了正常的工作,邓敏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配合监管机构的调查。但比起外部的冲击,更大的难题,是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为团队人员的变动,邓敏在那几个月承接着大量的工作交接,时常加班至凌晨。
邓敏在公司加班至凌晨
通宵达旦的远不止一个邓敏。作为2017年最早加入瑞幸的品牌市场团队成员之一,2020年的那个春天,面对外界的质疑,周雪更憋着一口气。当时产品部门研发了14款瑞纳冰系列产品,计划在即将到来的夏季上市,为了“打赢翻身仗,让外界看看瑞幸依旧很强”,周雪和同事奔赴上海拍摄,在一天两夜之内完成了8套单品和3套组合产品的视觉设计。
像邓敏、周雪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选择相信与坚守。门店依旧在正常运转,开新门店的计划并没有因此搁浅,新产品也在持续推出。这些员工不再关注外界那些动荡、争议,开始层层攻克触手可及的难关。
邓敏仍记得当时的感受,不是迷茫或者害怕,而是“震撼”。这份震撼来自于瑞幸。风波后,公司高层迅速做了一系列决策:调整董事会成员、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沟通以消除监管风险、筹备进行债务和资本重组等。一个公司能在这么大的波动中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与调整,邓敏觉得不可思议。而公司当时的氛围,“大家都还是齐心合力的感觉,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希望”。
受高层影响,邓敏内心再没有危机,只剩目标——快速与过去做切割。
回望那段可以说得上艰苦的时光,无论是邓敏、周雪,或是留下来的其他人,几乎都会提到: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坚守本心。有人为前途忧虑,而他们只为当下的工作奔忙。
他们在风波中,以一抵十、昼夜不停地加急工作。工作本身带来的挑战,消解了外界风波带来的冲击。而当他们翻过属于自己的工作难关,暴雷事件早已是过去式,他们每个人从工作能力、经验和收入等方面也早已不同。当他们再次认真打量所处的公司,才发现瑞幸也在不知不觉间蜕变。
2020年,瑞幸展现出了断臂求生的勇气。
对前期野蛮扩张中造成的门店选址不合理、效益差等问题进行了调整,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瑞幸关闭了近900家门店,关闭了长期亏损的“瑞划算”自动售货机业务,也对小鹿茶等品牌进行了调整与融合,更加明确了聚焦于咖啡核心业务的战略,公司从粗放的扩张策略,转为了精细化运营。
在内部,更是加强了合规性调整。法务部的审核变得更加“严苛”,邓敏就调侃过自己所在的法务部已经成了业务部门的“眼中钉”,每一份报表都要几层审阅,如果存在风险,都要再三核实和要求业务部门修改。
将危机转化为生机,瑞幸只用了一年。公司调整战略,精细化运营后,财报显示,瑞幸2021年营收为79.65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97.5%。
而这样的结果,正是危机中,每个留在瑞幸的人共同铸就的。公司以及其中每个个体,在风波中主动担起责任,转变思维,将求真务实刻在工作的每一个时刻。他们凭借壮士断腕的决心,与过去切割。将曾经的经验教训,转变为如今起飞的助燃剂。
在危机中选择坚守的瑞幸人,骨子里都有着热爱。
学设计出身的陈晓东,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瑞幸,然后再也没有离开,哪怕公司在低谷的时候。他所在的门店设计部,在经历财务风波后,只剩不足一半的人手,面对新门店项目不断带来的压力,在两个月内,陈晓东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达到了12小时以上。
扛住压力留下的原因很多,喜爱建筑设计是一个,但更重要的是在瑞幸工作很开心,年轻的他时常会提出一些新点子,或许有些激进,但团队总会认真考虑。
陈晓东拍摄的凌晨4点的天空
像这样给年轻人信任和足够的发挥空间,发生在危机前,也发生在当下的每一刻。危机之后,瑞幸大刀阔斧做出了很多调整,但变的是价值观,不变的是人情温暖。
分公司的HRBP廖玲辉最能感受到这一点。2020年初的那个冬天,长沙的门店大部分因疫情暂停营业,4月的财务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面对朋友“要不要给你介绍工作”的询问,廖玲辉当时最担忧的,不是自己的前程,而是员工的稳定性。
廖玲辉去电话约面试候选人时,许多人会问她:“你们不是都要没了吗,怎么还招人啊?”她只能如实回答公司境况与未来发展,心里却清楚,面试者的疑问也是留下来的每一个员工的共同疑问。
再谈及这段时光,廖玲辉几次哽咽。为那个艰难的春天,更为留下来的每一个人。所幸,一切坚守都是值得的。
2020年的春天,瑞幸在危机中,优先保护着每一个留下来的员工。
在门店暂停营业、没有营业额、所有人隔离在家的春天,对隔离期间的工资不抱期望的门店员工们,收到了三个月的工资,以及年终奖金。而最关键的是,没有人被裁。
事实上,对选择坚守的人来说,他们原本选择留下的原因都相似。他们陪着这家公司成长,也在这找到了所信任与热爱的一切。如今,公司的优先级保护,让留下的每一个人不再焦虑害怕。他们决定全心全意相信着这家公司,并为之而战。
廖玲辉所在区域的门店,人员不仅没有流失,反而因为留下的人相互推荐,为门店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员工数量不降反增,“2020年入职200个人,有60%的人都是店长、副店长,还有咖啡师推荐给我们的。”
廖玲辉与员工洽谈
在那个糟糕的春天,公司迅速调整,重回正轨,也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每一个认真对待这里的员工。不少员工回忆起那段时间,“当时,也没觉得什么危机,天塌了还有领导顶着,感觉做好眼前的事就行了。”
熬过这段迷茫的时光,一切都变得柳暗花明。
邓敏所在的法务部门在每一个细节坚持求真务实,对收入造假严令禁止,仔细核查。而这样的努力,为瑞幸的门店创造了更多机会。当门店与物业续约的时候,合作洽谈变得格外容易,外界质疑减少,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真切地相信着这家公司。
而廖玲辉来说,这份热爱和坚守改变的不仅是这家公司和她的办公环境,还有她自己的生活。在她的家里,冰箱里的食品会按门店要求严格分区、开封贴效期、并按效期摆放,以保证食品的有效时间和品质。因为长期做人力资源工作,廖玲辉在教育她的小孩时,也以在公司时指导员工的办法,不是简单粗暴地直接批评,而是委婉指出,让孩子学会反思和自我纠正。
不辜负每一份信赖,自然也会赢得患难与共的坚守。
一年后,2022年3月,瑞幸公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整体盈利状况在第四季度及整个2021财年均呈现实质性改善。在资本圈将瑞幸看低的一年,留下的人和公司一起逆势翻盘,共创了一个新的春天。
创业公司举步维艰,有人粗略估计过,正常创业公司大部分活不过三年,更妄论遇到危机的公司。
但瑞幸成为国内极少数逆风翻盘的企业。从增长速度来看,瑞幸在风波后,反而实现了更快速的成长。调整战略,专注于咖啡核心业务,实施精细化运营一年后,2021年上半年,瑞幸咖啡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82.7%,自营门店层面运营实现了扭亏为盈。而客户数量更是猛增,2021年上半年,月均交易客户数量为1050万,上一年,这个数字是780万,一年内增长了35.1%。
外界的评价,从不看好变成了惊奇,惊讶于瑞幸能脱离如此巨大的危机,甚至在危机中还前进了不少,不少媒体对瑞幸改观:“在内部管理、发展策略、日常运营等诸多方面焕然一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逆风翻盘的背后,新一轮破圈的成功,是以产品为核心的战略和无数人的努力。
在品牌市场部的周雪,和同事们为此付出了无数个不眠夜。从春天的樱花季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到圣诞季,从瑞纳冰、小鹿茶到人人知晓的厚乳、生椰,每一个产品季、每一个爆款背后,周雪和同事们都在马不停蹄地设计。每一次的测试与营销,她和同事都必须全程在线。
一年120款产品,每月的主线、每周的新品,他们都需全力以赴。从2020到2022上半年间,瑞幸一共推出了258款全新现制饮品,平均每3.5天一款新品面市。从生椰拿铁再到生酪拿铁,源源不断加入的新产品,都有周雪和同事的身影。
周雪(前排右一)与同事们在拍摄现场
2021年的五一长假,瑞幸签约利路修,时间紧急,周雪与团队都没有休假,5天之内,团队完成拍摄,在1369张图中选出了最好的7张造型设计、9张出街海报,同时监制TVC和花絮的视觉呈现效果,完成了这项庞大的任务。爆款奇迹的达成,是日夜奋战。
周雪所在的品牌设计部,对每一款新品的包装、设计、营销都要求尽善尽美。而张晟坤所在的品保部门,则需要对工厂的每一颗咖啡豆的品质负责。
咖啡品质是瑞幸咖啡的基石。现如今,负责工厂咖啡豆质量检测的张晟坤和他的同事,每天要喝至少200杯咖啡,来确认每一批豆子的情况。咖啡豆在品保部门需要进行多次严格的检测,他们要检验工厂的所有批次咖啡豆,检测不止一轮,直到确定保证烘焙后的成品都保持统一的、最佳的风味后,张晟坤和同事才会让咖啡豆出厂。
进入瑞幸前,张晟坤曾是一个完全的咖啡“小白”,和福建屏南县的大多数人一样,他对咖啡、对咖啡豆都一无所知。他因为之前从事产品质量相关的工作而选择加入瑞幸,后来却真的爱上了咖啡本身。
在瑞幸,咖啡豆检验要求对每一道工序都精细、严谨、有序。为了保证每一颗出厂的豆子都能有最佳的风味,他还考取了十分严格的Q-Grader证书。这是咖啡品质鉴定的专业证书,据悉在全球范围内,也不过数千人拥有。加入瑞幸不到两年,张晟坤已经成为持证者之一。
张晟坤进行咖啡豆检测
现在,他还计划通过学习烘培课,更加细致地了解咖啡豆的每一个环节。这份努力源于热爱,更源于在瑞幸两年后,耳濡目染的习惯——做产品就要做到最好。
“喜欢一件事情就坚持去做,这就是瑞幸人的特质。”
正是每个员工在各自负责的每个环节,都践行“品质至上”这个原则,才保证了一杯“高品质的咖啡”最终递到消费者手上。这份坚守,让瑞幸有越来越多的爆品产生,收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并推动着这家企业开出越来越多的门店。
风波后的瑞幸人,齐心协力,让这家公司稳健、务实且不断地创造着新的奇迹,也让瑞幸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他们的经历,凝聚成了求真务实、品质至上、持续创新、非我莫属、互信共赢的“新瑞幸”。有了现实经验的根基,价值观不再是无源之水,而将持续流淌,润泽众人。
2022年是瑞幸创立五周年。迈入全新发展阶段的瑞幸,实现了经营管理的透明化、合规化,而且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
从“牙牙学语”进入了一个更加稳扎稳打的新阶段,摔过跤的瑞幸,现在走得越来越稳健,而在下一个五年,瑞幸或将迈出更大的步伐,在跑得更稳的同时,跑得更远,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