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七门编辑部在热搜上看到了一段视频。

视频主角是李雪琴。

她对着大海,想着过去的自己,说出了一段自白,以及一段“告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完后,屏幕外的我们和台下的某个女孩一起,泣不成声。

成为“李雪琴”的你

李雪琴说,她在 24 岁时爱一个男孩,爱到“全世界就他最好”。

她想尽办法希望和他在一起,男孩说: “你要是瘦了,我就和你在一起。”

于是,李雪琴开始疯狂减肥。她确实瘦下了不少,但心里也知道,自己就算再怎么瘦,也还是一个“胖胖的人”。

有一天,这个男孩在聚会上抱起了她的好朋友,双脚腾空的那种。她非常羡慕,便问男孩:“我要瘦到多少斤,你才能抱我呢?”

“我真的抱不动你。”男孩随后又定下“标准”,“100 斤吧。你瘦到 100 斤,我就抱你。”

100 斤,这个数字距离李雪琴已经是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她很绝望,即使自己已经瘦了不少,却还是达不到男孩的“要求”。

从那以后,李雪琴开始抗拒别人的拥抱。每当大家试图摇摇晃晃,互相抱起来的时候,她总是感到恐惧,身体颤抖,并想强行挣脱出别人的怀抱。

如今,距离那段时间已经过去 3 年。

今天的李雪琴,对着大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并不想对着 24 岁的李雪琴喊“口号”——什么人要爱自己,美是多元的,胖也很可爱。对于那时深陷其中的她而言,这些都没用。

她只是想跟过去的自己,分享一个刚刚发生的小故事:

27岁,你被抱起来了。

今天,你切菜时不小心割到了手。一个“腿和你胳膊一般粗”的瘦高女孩看到这一幕,想要安慰你、哄你开心,于是便走过来,把你抱了起来。

那是你大概小学三年级之后,第一次体会到双脚离地,在别人怀里腾空的感觉。

一个女孩,就这样把你抱起来了。

“她让我觉得自己可以被抱起来——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也是可以被喜欢和爱的呢?”

对于女孩而言,类似以“自卑”为底色的经历,太多太多。

有人和李雪琴一样,因为被前男友嫌弃“胖”而害怕与人亲密接触,害怕坐在夹缝之间的位置,害怕最后一个上电梯,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被喜欢;

有人因为被同学随口评价“她的腿好难看”,永远只穿不露腿的长裤,谈恋爱也要自贬式地强调自己的腿“拿不出手”;

有人因为小时候父母开玩笑的一句“长得丑”,几十年来朋友圈从不发照片,甚至生理性地厌恶拍照与摄像头;

有人因为脸上的雀斑曾被嘲讽,被开玩笑,甚至被“霸凌”,从此出门都要画上厚厚的遮瑕,直到“雀斑妆”盛行只觉荒谬与无法接受……

就像网友 @无聊的一个艺术家 说,“李雪琴像是一堵白墙,投射着那个懦弱敏感,些些自卑却不肯认命沙子一般的我们。我们看到她的故事后,也能期待我们的故事。”

在我们极度缺乏自信的时候,爱情成了枯井里的蜘蛛丝。

刘瑜老师曾说, “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把对自己的鄙视,误解为对爱情的需要。”

它经常像是一次单方面的想象,一种自我圆满的幻影,也是我们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场精神考验。

那个拥抱

在 人物 《托住那个李雪琴》 的结尾,笔者曾描写李雪琴的故事是一个“幸运”的故事。

其实李雪琴获得幸运的另一面,在于她始终寻求着某种理解,并为了准确表达“被理解”的喜悦而持续释放自己的共情能量。

这种移情,是治愈自己的一种幸运而认真的方式。她记得住每一次的付出与收获的回报,也正因此,更加记得住那些“无由来”的收获。

比如,一次突如其来的拥抱—— 它会变成一把 淡淡清香的、散发白光的魔法 种子,疗愈一片被腐蚀的土壤,让生命力重新存在。

成为“陈瑜”的你

视频的另一个动人视角,来自抱起了李雪琴的女孩,陈瑜

在李雪琴说出“被前男友拒绝拥抱”的那一段开始,台下的陈瑜脸上便已经有了反应。

那一瞬间,她们的“高敏感”相通了。她一下就反应过来李雪琴在表达什么,她想起了那个拥抱,那是一些被日常化的关怀。

在成为释放善意、事事回应的山谷之后,她们之间拥有了第三重的回声。

那个拥抱发生时,李雪琴的第一反应是:“她这么瘦都能把我抱起来,不是我的问题,是不是?

陈瑜则大声问答:“不是,不是。”

我不知道你具体发生过什么,但我知道,你的“自卑”一定不是你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一样的。

我们都曾只看着自己的缺陷——甚至现在依旧——但我们明白这一切不是自己的错误,只是一时难以自拔。 也因此,我们看得见其他女孩小心翼翼的自卑,处处试探的善意,与心底里对于关爱的渴望。

如果无法治愈自己,那就互相治愈对方。

那之后,李雪琴对她的拥抱表白:

我心里有一块曾经枯萎过的地方,今天因为你又发了一颗小小的芽。你治愈了我心灵深处,一块曾经我以为已经坏掉了的地方。”

陈瑜泣不成声。

因爱而造就的伤害,只有正向的爱才能有治愈。但很多时候,这份治愈并不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个对象的身上获取——

只要带着 对爱的希冀 与感受力,行走在 路上 ,我们随时 可能 得到这份爱 的 回 报,用以 补全自己的 心。

群居是人类的天性,正因为人类之间的温度是流动,相通的。

从最基础的生理性的互相取暖,发展到精神的互相治愈与照拂,并不是通过某一个特定的动作,某一个固定的时态,而是通过我们之间持续释放的、流通漫延的河流般的爱。

一首我很喜欢的歌里,歌手用一句歌词许下对“人类爱”的信念与展望:

“人类,难道不应该是一首不相互索取且彼此给予的诗歌吗?”

随着我们慢慢成长,“接受爱”逐渐成为了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很难说我们是在进化,还是退化。歌词里的那种理想化世界,也因此变得非常遥远。

但既然今天我们能够通过这两个女孩,看见释放善意所达成的好结果——

那么,就去试着成为“陈瑜”吧。把最好的人生礼物送给自己,然后把最好的自己变成“礼物”,送给每一个失意的人。

若如此,那时候再去展望“人类爱”的未来,似乎也显得没那么远。

实际上,“高敏感”是人类的宝物。

在这个故事里,敏感女孩们对于彼此感性部分的相互共情,理解与“精神拥抱”,或许是人类至今仍旧无法忍受真实孤独,仍旧需要群居性关系,仍旧渴望每一次自我暴露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类的“亲密关系”。

即使是最标准、最常见的亲人,伴侣与朋友,其间依旧充斥着数不清着我们看不见的演化空间,摸不透的情绪空白。

如何应对这些空白,如何感受这些空白,是我们处理“关系”的永恒课题。往往我们各自磕磕碰碰几十年,漫漫寻觅背后的标准答案。最后却发现,这些题目根本没有答案。

而寻找答案的过程,其实是在寻找最广泛的爱,寻找那个最融洽的自己。

作者:杜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