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澄清绯闻时的“普通朋友”,登上热搜的“炸裂演技”,还是粉丝挂在嘴边的“哥哥只有我了”?


(资料图片)

Emmm…我再提供个思路——

剧宣战报。

无论剧糊成什么模样,砸穿收视底盘或者口碑扑到深渊,宣传人员都能从犄角旮旯里刨出超多个“第一”“前十”“破亿”,生成一张张无比华丽的战报。

那到底如何判断一部剧是扑是爆?

有一条铁律。

看主创发没发疯。

一般剧扑了,主创也就都“疯”了,且疯的姿势千千万。

最近,《说英雄谁是英雄》亲身验证。

主创跟被传染一样,一个接一个作出让人满头问号的举动。

首先是《说英雄》开播三天,超越妹妹敏锐地发现播放量不太行。空降超话,下场发了条微博催粉丝做数据。

还可以理解为有事业心。

没过几天,另一位主创刘宇宁在直播时为自己在剧中的演技与人设挽尊。每一句发言都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先锐评一波“大部分古装戏”“用不了太多演技”。

再揭露古偶剧流行生态背后的秘密。

是《长歌行》凭皓嫣cp小火一把总结出来的规律吗?

这些话有错吗?没有,相反非常实诚。

可当它真的从一位资源不错的演员口中说出来,莫名让人眼前一黑。

难道,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缺失已经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了?

能让身经百战情商顶级的刘宇宁有此反应,《说英雄》拿不出手的数据可能是助攻。

作为一部主角都有点小流量的武侠剧,播到24集,豆瓣才开分。

这个分数已经不错了

显然,让此剧最大流量……

李木戈,压力很大,成天挨骂。

但不得不说戈戈很有担当。

一场备受争议的强奸戏让他站上风口浪尖,主动挡在了几个年轻人的面前。

剧里,雷纯 (孟子义 饰) 为了保护女主温柔 (杨超越 饰) 挺身而出,被蒙面人侮辱。

小说中,雷纯的反应是“我是江湖儿女”,“就当被狗咬了一口”。

剧里,雷纯用雪埋住处子血,回家疯狂洗澡抓挠自己的皮肤。

男性导演对于“失贞”片面而传统的处理,显然有些误读了原著中雷纯这个女性人物,也低估了观众对男凝式强奸戏的容忍程度。

于是,李木戈广场上骂声一片。

从开播起就被阴阳怪气是“被营销出来的导演”的戈戈不干了,在微博与网友对线至黎明。

这标点符号的使用频率,一看就是愤怒、焦躁等情绪驱使下的激情短打,甚至几乎失去了基本的表达能力。

怎么能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在一起一点都看不懂???

李是疯了吗?木有事吧!戈戈。。。

港真,如果只是一场戏的问题,导演不满观众激烈批评还情有可原。

但耐着性子把《说英雄》追到现在就会发现,这剧的问题随着剧情发展只增不减——

一是分不清人物主次,男一女一一半时间不在线;二是导演理解的人物与观众期待有偏差;三是高光场面几乎全无,情感爆发的戏份还没爆就泄气了。

木戈,小作文写得很好,但是剧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当然,光是剧扑就能让主创们破如此大防吗?

我看不见得,在座的几位又不是没扑过。

深究其背后原因,可能是他们早就预设好《说英雄》的成绩不会差。

李木戈不必多说。

在开播小作文里透露,自己为这个项目筹备超过两年的时间。

成功影视化《东宫》和《司藤》,“会拍女人”“会拍风景”各种名号几乎要把他捧上神坛。

他对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必然抱有极高的期待与信心。

几位主演在剧宣上也尤其卖力。

开播前自费拍写真,热度有;

换同款卡通头像,团魂有;

开播后更是时不时连麦直播,营业也有。

一旦发现早有的期待、付出的努力没有获得期望的回报,心里难免不平衡。

因为类似落差破防的远不止这个剧组。

演员,有次次下凡次次扑街的小花、中生。

从内涵播出平台剪辑到放弃挣扎躺平任嘲。

编剧有江南,三大IP一年之内三连扑。

《九州缥缈录》播出前胃口吊得有多足,播出后口碑崩得就有多快。

《上海堡垒》加入了《流浪地球》的对照组。

《龙族》改编的游戏《龙族幻想》逼氪到让死忠反感。

如此种种,江南的回应竟然是——气急败坏在《龙族5》割开了人气最高的楚子航的喉咙(割了但没完全割)。

这是跟粉丝赌气还是“报社”?

导演有擅长放狠话的冯小刚。

《一九四二》上映前,他仿佛已有预感——

“我为此赌上之前12部影片积累的人气,我相信我对观众的判断。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输得精光也无憾。”

《我不是潘金莲》和《私人订制》接连被喷后,他的态度360度反转——

从“相信我对观众的判断”变成了“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才有了那么多垃圾电影。”

从一种极端,走到了另一种极端。

但他们的破防能一概而论吗?

不。我始终认为,主创的“应激反应”是要分情况讨论的:

一种是被戳穿的恼羞成怒。

像学生时代不及格的卷子被传阅全班示众,那些离谱到极点的错误或失误成了笑料。

自然会脸涨得通红,找一个又一个理由出来辩驳。

一种是被“背叛”的悲愤交加。

《一九四二》是烂片吗?

当然不是。

只是其题材和风格形成了不低的观影门槛。

但时间会给它平反。十年间,豆瓣评分从公映的6+爬上了8分。

冯小刚是习惯性甩锅+破防吗?

我觉得,也不算。

他的愤怒,可能源于失去了与观众同频共振的桥梁。

选择相信自己还是听取他人意见,是一道很难的习题。

跑出来吵架,还莫名有一种和观众“打是亲,骂是爱”的诡异cp感在。(对不起我哪来的斯德哥尔摩

观点不一致,不代表冯导的立场与观众不一致。

能看得出来,观众想看好作品,他也想拍好作品。

同样,李木戈的激烈反应,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乎—— 在乎观众的感受和意见。

但表达和理解之间,往往因为微小的差距而产生天堑一般的沟壑,更何况是情绪上头后的言论。

正如那句“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而所有主创的反应中,我最最害怕的一种是不在意。

《摆渡人》备受质疑后,王家卫也许有些尴尬,发了一条微博承认有缺憾,但“我喜欢”。

他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转评区几乎成了内娱明星的站队大会。

那只为你们喜欢,拍出来给谁看呢?

你们喜欢的又是什么?是王导的戏呢?还是上王导的戏呢?

沉默的螺旋一点点把“我不喜欢”的声音淹没,直到——

曾“穷到‘卡里只剩一百万’”的王传君出来“唱反调”。

圈内人的抱团狂欢带来的不适感,甚至比直接被骂“垃圾”来得更强。

所以我宁愿看主创跑出来和观众吵架,也不愿意看剧宣用豪华战报捂观众的嘴。

说不定吵着吵着,李木戈就从观众抨击他的点里悟到了些什么。

最起码被嘲笑之后,他应该不会再用PPT转场了吧。

应该……不会……了吧……

说不定吵着吵着,小刚突然就明白了“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的后半句:

“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却也不必因此就把别人都当无可救药的傻瓜或一概斥为别有用心。”——王朔,《看上去很美》

或许吵着吵着,观众也有了更宽容的心态和更高的要求。

能理解创作者的难处,也能欣赏多种形式的美。

总比死气沉沉、商业互吹好,不是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