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到底需不需要演技?需要多少演技?”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今因为刘宇宁的一段话而争论不休。

最近曾舜晞、杨超越、刘宇宁的新剧《说英雄谁是英雄》正在播出。

剧扑得悄无声息,主创却轮番上热搜。

先是因为改动了原著中的一场“强奸戏”,导演李木戈在微博上怼观众。

后有刘宇宁在直播间,谈自己为什么爱接古装剧。

原因是现在大部分的古装戏,演员不需要太多的演技。

避免歧义,以下是刘宇宁的原话:

“现在大部分的古装戏,作为演员来说其实用不了你太多演技(大笑的特效声)。

真的,我说句实话,在古装戏中作为一个年轻演员,及格就够了(大笑的特效声)。

我跟你说古装戏靠什么出来?第一是什么呢?颜值。(大笑的特效声),第二,人设,这两个这块拿捏了,你这个戏就差不多了啊。”

对这番言论,有的人觉得刘宇宁戳破了影视行业事实。

也有人认为他在“摆烂”,这居然是从一个演员嘴里说出的话?

还有人吐槽,古装剧需要颜值,但你自己也没有啊,怎么还一部部演呢。

当然,也有部分持中立观点。也许低级的古偶确实如此,但想要大爆的古装剧,演技必不可缺。

01

首先,不是为刘宇宁开脱。他说的“古装戏”,指的估计不是《大明王朝》这种正剧,而是古装偶像剧,《说英雄》这样的“新武侠剧”以及仙侠玄幻剧,都可以宽泛地纳入“古偶”这一大类。

古装偶像剧当然需要颜值,谁不想俊男美女赏心悦目。

最近的《梦华录》被“报复性宽容”打高分,有一部分人是冲着刘亦菲和陈晓的脸蛋。

但观众对颜值的“渴望”,恰恰是因为市面上古装丑人,尤其是古装丑男太多。

稍微有一个长得看得过去的,都要烧香拜佛。

但是,古偶只要颜值、人设好就万事大吉了么?

显然不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ngelababy长得够美,“瞪眼式演技”被嘲了好多年。

娜扎每次活动美图都能出圈,《风起霓裳》人设是聪颖机灵的医官,但再美的脸也承受不住乱飞的五官。

王鹤棣在《遇龙》的角色,有着霸气的外表和懵懂的内心,反差感强,但让他演成了机器人。

同一厂家生产的机器人还有《两世欢》的假隐忍真面瘫的皇子于朦胧。

他们无一例外在颜值、人设方面都是高配,但呈现的效果并不好。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在颜值、人设上吃亏,却因为演得太好扳回一城。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饰演夜华的赵又廷,开播前他披头散发的剧照,一度劝退了不少观众。

但播出后,很多人跟着夜华落泪。

《延禧攻略》里饰演乾隆的聂远,自私专制,人设绝对算不上好,聂远的脸也早就过了花期。

但他生生靠着演技完成了自救和翻红。

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在眼泪刚流出眼眶时,便用手指偷偷拭去。一个帝王的隐忍和自尊,在那一刻表露无遗。

而且,哪怕经验老道的演员,也很有可能在古偶翻车。

比如《千古玦尘》的周冬雨,以及《上古情歌》里仿佛突然失忆、忘记了怎么演戏的黄晓明。

一部剧想要成功,颜值人设固然重要,但剧情和演技更是不可或缺。

02

刘宇宁说古装戏“演技及格就够了”,本意不是吐槽古装剧。

可能只是想自谦:我非科班出身、演技还不成熟,所以暂时只能在舒适的古装领域摸索。

但其实回看刘宇宁的经历,他能说出这番话并不奇怪。

刘宇宁原本是知名网络主播,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头衔一直是“网红歌手”。有流量,却不被主流认可。

2019年之前,他完全没有演戏的经验。但因为流量大,所以剧组还是愿意启用他,并从男二、男三配角做起。

刘宇宁第一个有热度的角色是《终极笔记》里的黑瞎子,这个角色比较特殊,全程墨镜挡住脸,而且用的是配音,所以很难看出演技。

后来在《长歌行》中他饰演的皓都虽然戏份不多,但他和赵露思的皓嫣cp,因为“寡言大狼狗x软萌小白兔”的设定,意外抢了主角的风头。

可以说,刘宇宁正是自己理论的受益者。

人设好、能磕到cp,不用展现太多演技便圈粉。他就是这样吃到红利的,所以就诚实对粉丝说了出来。

包括刘宇宁之前点评打戏。

他的理论是:打戏不是最重要的,拍摄耗时,40秒的内容拍那么久,“真是没啥必要”。

而他将没必要拍打戏的原因归咎于观众不爱看。观众一看打戏,就拖进度条快进。

以最经济实惠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收益,估计不少明星也是这么想的。

但从一个真正演员的角度来看,难道不是应该去探究背后的原因。

演员拍打戏耗费时间长,会不会是演员本身能力不足呢?

《雪中悍刀行》的慢动作打戏被吐槽,正是因为观众对打戏有迫切的要求,想在武侠剧中看到真“武”。

他们并非不喜欢看打戏,而是不愿意看毫无诚意的、缺乏设计美感的打戏。

而且刘宇宁所谓的“演技及格”、“够用就行”,其实是个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的状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早在《长歌行》的时候皓都就有驼背、脖子前倾的毛病,显得很没有精神,不像个武人。

到了《说英雄谁是英雄》这个毛病依然没能得到改善。

白愁飞全身照时更明显。

观众吐槽多是围绕他仪态差,脖子前倾,ppt打戏……

导演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曾提出一个观点,演员需要三项终身教育:身体、学识文化和精神。

身体教育是最基础的,包括对肌肉、肢体的控制。不管是多么复杂的角色心理,最终都要通过演员的体态展现出来。

这不是天生的外形优劣,而是长久的演技磨炼,养成的身体习惯。

更不用说白愁飞偶尔的台词含糊,眼神迷离。

如果说《长歌行》时期的皓都只是谈谈恋爱,还算好把握。

白愁飞这种后期黑化,野心勃勃,肆意锐利的角色,真真太考验演员的演法了。刘宇宁在这部剧中,离“演技及格够用”的标准,还有些距离。

但刘宇宁的话,又并非全错,或者说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根据猫眼年榜统计,仅2021年内地古偶多达80部以上。

在电视剧热度榜前20,有接近一半都是古偶题材。

因为受众量稳定,资方对古装的渴求,大批素质良莠不齐的演员频繁涌入古装剧市场。

原声不好听,就用配音;身材不好,垫肩增高垫来补;威亚、特效、后期滤镜均会提供氛围的辅助,试图帮演员们达到“演技及格”的状态。

古偶氛围感强,又远离现实生活,适合造梦。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演员,一旦脱离古偶的范畴确实容易暴露问题。

刘宇宁的这番话如果换一个行业大佬,以批判的角度说,现在的年轻演员,演古偶只依赖颜值和人设,不想着提升演技,或许会获得更多的赞同。

古偶受众,或者说国产剧受众,已经很不容易了。

作品在播出前,观众其实很被动。他们只能期盼自己信任的演员、导演编剧,创作出好的内容,而这份信任弥足珍贵。

观众对电视剧市场有期待,曾经也见证过很多优秀的古偶作品,知道只要有心有能力,编剧导演演员各司其职,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就有可能完成一部好的作品。

而不是在矮子里拔高个,一定要在颜值、演技、人设中做选择题。

但这样的愿望却被所谓的业内人士的一句“及格就够了”轻飘飘带过,观众难免有一种被敷衍的受伤感觉呐。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