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B站有个视频大火,播放达百万,引发的讨论更不在少数。
为何如此出圈?
从标题就能提取到信息点——
明星热点、粉圈问题,外加代际矛盾。
这是一个女儿对喜欢邓伦的妈妈的控告。
母亲喜欢的明星沦为法制咖,女儿甩热搜给母亲观其反应,并录了控告视频。
11个“哈”肉眼可见的狂喜,诉说时也一度忍不住笑出声。
是怎样的矛盾,让女儿对亲妈幸灾乐祸?
我们对追星常会有“不理智”“不成熟”的刻板印象,嘲讽粉圈也已经是政治正确。
但对于这位妈妈的遭遇,至少我是笑不出来的——
或者,这并不是一件单纯的“中年妇女追星不淑惨塌房”的趣事。
而是不少中年女性的共同困境。
飘动笔的时候,这个视频已经被up主删除,故我们只能大致地复原其内容。
按照up主的说法,她妈妈喜欢邓伦好几年了,且非常真情实感,常想尽办法向家人安利偶像。
母女间的矛盾也围绕此事愈演愈热。
up主在视频中举了几个例子,例如妈妈曾因自己不喜欢邓伦,深夜仍跑来跟她吵架。她生病时,妈妈会说“看看邓伦就好了”,家里的电视更是全天候循环播放着邓的作品。
甚至,失格触法的偶像塌房了,她本人仍然拒绝相信。
表面看,这位妈妈的追星行为确实已经超出了“理智”的范畴,有不少偏执、狂热的迹象。
对比之下,女儿似乎是占理的。
毕竟,妈妈长期对家庭的忽略,乃至在她高中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这种经历换到任何人身上都不好受。
up主发信息去刺激妈妈,做视频庆祝她塌房,以至网友攻击“中年追星妈”的行为,虽有过火之处,但也不算无事生非。
那么,我们可以说这都是不称职的妈妈应得的吗?
别急着断言,之后up主发布的另一个视频,又提供了另外的信息点——
其一,妈妈本身是个工作能力不差的职业女性,却不得不成为家庭主妇,后来再想出去工作,还受到丈夫阻挠。
其二,妈妈患有挺严重的精神疾病,此前一直在四处求医,up主高三时她其实还特意放缓了治疗,回归家庭。
而追星,基本上成了她的一种精神寄托。
网友整理的第二个视频内容
看到这我顿觉五味杂陈。
因为我隐隐觉得挡在这对母女之间的不单是哪个明星。
更是疾病、痛苦,和难以相互理解的无奈。
这位妈妈存在某些不理智行为,大概是事实。
但是换位想一想,妈妈也是独立的个体,除了妈妈这个身份,她也是她自己。
女儿没有考虑和尊重母亲的精神追求,明明自身也有不够理智的、因母亲注意力转移的迁怒行为,却一味控诉母亲的不成熟、失职。
控诉中,父亲的角色完全隐身,更不知其是否有注意子女、妻子的心理和矛盾。
似乎家庭温暖度下降,矛头首冲、仇恨节点就是母亲。
当然,飘深知在无法设身处地的前提下,要评判一件事的对错是极端困难的事。
故面对这对母女的矛盾,比起站队,我更多感受到的只是心酸。
真正让我震惊、愤慨的是什么?
是原视频评论区的一些言论——
从狠批“中年妇女无脑追星”的狭隘。
到攻击她“没皮没脸”的恶毒。
再到鼓吹家暴、剥削女性的恐怖。
部分当代网友的坏心程度,简直令我叹为观止。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数这么两条——
“还是我妈好,心思全在我们家人身上”
“这不就是精神出轨吗”
若大众对普通追星女孩的鄙夷,还是站在批判社会乱象的立场上。
那么人们对于追星妈妈的指责,则完全是一种训诫心态——
首先是自己目前的年龄,尚作为家庭享利一方的权利被冒犯。
以至于发出“有这样的妈真可怜”,潜台词是作为母亲,心思只能花在家人身上,否则就是失职失格。
更夸张的,还要被置上一个不忠的罪名。
这已不单是常见的对粉圈乱象的谴责,而包含着对中年女性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追星之于她们并不是自由选择的娱乐消遣,反倒成了原罪。
飘其实认同,对追星妈妈和普通追星族应该“区别对待”。
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因为她们家庭主妇的身份,就加重苛责与惩戒。
反倒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
说到底,追星妈妈与普通的粉圈女孩不同在哪?
最关键的一点或许是,她们并非因为不成熟、不经事而沉溺其中。
正相反,她们往往因为经历过太多,才会迷恋上这种廉价的快乐和精神抚慰。
比如飘曾写过的“靳东女友”事件——
六旬的阿姨黄月沉迷抖音,深信合成的靳东视频就是他本人在跟自己告白,甚至不惜一切要嫁给靳东。
而在这看似可笑的闹剧背后的,并不是任性妄为。
而是一位从未感受过爱情的中年女性,生平唯一的一次叛逆。
另一个案例,是我之前在《爱情保卫战》中看到的悲伤故事——
一对50多岁夫妇闹离婚闹到现场,争执的起因同样是女方沉迷追星。
按丈夫的说法,这位阿姨沉迷韩剧和宋仲基等“欧巴”,整天在电视机前又哭又笑,“就跟精神病似的”。
也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摩擦不断。
不过二人间的恩怨可远不止这么简单。
在阿姨的讲述中,他们的矛盾实际要追溯到多年前自己的流产。
这场意外阿姨失去了生育能力,而这才是丈夫多年来怨恨她的原因。
迁怒、冷落妻子还不算。
步入老年后的丈夫,渐渐沉迷于和年轻的女伴下棋、跳舞,把妻子独自撇在家中。
不单把“出轨”绯闻闹得人尽皆知,还把阿姨的隐痛当成段子到处讲与人听。
“这个老孙的家挺不幸的
听他说好像他爱人没给他生育
我看他俩也过不长”
独守空房、受尽白眼的阿姨,除了靠电视纾解苦闷,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韩剧和欧巴并不是她的消遣,而更像是逃避生活的麻醉剂。
而最令我心碎的是,无论丈夫,妻子,对那次流产的“归罪”竟出奇一致。
“我非常地埋怨她”
“怪我”
这种双重的苛责,或许才是这位阿姨痛苦生活的根源。
在这样一段只有怨恨的感情里,她也只能为电视里别人的爱情去笑去哭了。
当然,飘并无意把盲目追星合理化,也不是要为几位阿姨无原则地开脱。
我更想表达的是,中年女性的追星过程似乎总伴随着我们从未了解的酸楚。
追星前,她们面对的是最真实的人生疾苦。
追星后,还要遭受种种蔑视、侮辱与惩戒。
《爱情保卫战》里的一位“情感专家”为这位阿姨指出了建议——
她必须更关心、疼爱、陪伴自己的老公,让他无需再去外面寻找情感慰藉。
换言之,唯有做好了一位家庭妇女的本分,她才能重拾丈夫的关爱。
比起其他案例,这位阿姨的追星行为简直不能更克制,仅仅只是沉迷看电视而已,但旁人批评起她却依旧理直气壮。
可见一位中年女性要招致骂名和责难,并不需要做得多过火失智。
但,她们真是错在追星吗?
不,她们只是错在犯了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家庭主妇不被允许犯的错——
分心。
在她稍微挪动了注意力,不再全身心献祭给家庭的那一瞬间,她便是错的了。
近几年有个词越来越多被提及——
母职惩罚。
它的原意是指,当一位女性成为母亲,就会在职场遭遇各种不利,乃至失去经济机会。
但成为母亲所带来的困难,远不止在经济层面。
在一系列追星妈妈事件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变相的母职惩罚。
即,母亲的身份逐渐成为了中年女性自由选择的束缚。
“妈妈”这个概念,向来都是和无私、勤俭、慈爱、奉献等关键词绑定的。
而追星这个行为又必然和这些词背道而驰,它只是个人的消遣娱乐,并无舍己为人的精神高度。
只要做一个中年女性的标准就是没有自我,那么她们任何自我追求都可以招致责难。
之前网上另一个投稿,与“妈妈塌房”事件如出一辙。
有个网友发文吐槽,自己的妈妈追星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
她花800块买了一台某明星代言的咖啡机。
按稿主介绍,她妈妈是有工作有收入的职场妈妈。
几年前开始追星后,妈妈慢慢开始参与打榜、投票等粉丝活动,各种周边代言也买了不少,但花钱一直非常理智。
而且因为妈妈长期是独自在家,稿主此前也并不阻拦妈妈追星。
但她给予妈妈的宽容理解,最终在一台咖啡机面前崩溃了。
坦白讲,追星这事情,本来就有点“周瑜打黄盖”性质。
粉丝花钱买的从来不是实用的物品,而是在这个消费过程中收获的满足感。
800块,对比起如今年轻人的娱乐消费,实在算不上什么大数目,何况她花的还是自己的钱。
还有之前那则“妈妈想吃六十块的青菜被骂娇纵”的新闻。
我实在想不通,为何对亲人要如此吝啬自己的共情力?
且,若纯粹以浪费钱的角度去判断对错,也很容易忽略另一重点——
在网暴、人肉文化泛滥的如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以“挂”的方式来批评自己的母亲?
这种过度的谴责和惩戒,才是最让人感觉可怕的地方。
它不仅是一种风气,更映射出许多人从未把中年女性视作独立的个体。
有一个学生在网上提问,妈妈沉迷追星而不顾自己该怎么办。
网友的回答是,全家人冷落她,再经济上控制她,逼她回归正常生活。
再想想那些诸如“让你爸打一顿就好了”的论调。
中年女性遭遇的不仅是苛责,更是苛待。
诚然,过度的狂热需要冷却,失智的行为需要矫正。
但这种态度,真的是在对待一个犯错的人吗?
更何况,还不是什么大错。
冷处理、断绝生活资源、打骂……这分明更像训练宠物的手法。
其实恰如迷恋靳东的黄阿姨,很多妈妈追星,都是人生中少有的,甚至是第一次的自我选择。
也正因为缺乏经验和眼界,她们更容易在走入新世界后迷失跌跤。
但这并不是我们无理由打压她们的理由。
我们需要想明白的是,指责妈妈追星,到底是在指责她的不理智,还是她没有按社会的规则扮演好一个温驯的中年妇女?
恰如《奇葩说》那次关于“妈妈应援男明星”的辩论中,小鹿所提的问题——
我们希望妈妈回家干活
还是真的想见妈妈?
小鹿的另一段话同样让我深有感触。
我们这一代人爱好自由,热衷玩乐,在时代的洪流里尽情体验着,试错着。
但自身拥有如此洒脱的价值观,却唯独对妈妈们严厉,这实在是一种讽刺。
更让我无奈的是,本文提到的事例中,有好几个都是女儿在批评妈妈。
这不止是在加深妈妈们的痛苦,也是在织就我们未来的困境。
我们总是在网上勾勒,那些和老姐妹烫头追星逛大街的阿姨,就是未来的“我自己”“我本人be like”。
但我们或许从来没想过她们作为极个例,也承受着一些非议。
也没想过我们的未来,是否真能有这样的自由。
自由即选择。
作为独立的个体,年长女性也理应有为自我选择的权利。
她们不止是妈妈,理应稳重的老妻,或者家庭万能手。
她们也有选择喜好的权利。
哪怕选错了,应该得到的也是帮助和引导,而不是被直接剥夺选择权。
现在的我们用身份标签困住她们,来日困住的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