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1000万。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道接力棒,高校却面临AI教学经验、教材、实践平台稀缺等诸多难题,AI师资培训势在必行。

为积极推进校企优势互补,补齐AI师资培养短板,3月18日-20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百度公司承办、人机融合智能专业委员会协办(以下简称CAAI)的第27期高校教师AI培训班,暨“2022全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班”在线上开课。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近400名教师齐聚云端,以学生的身份重返“课堂”,开启为期3天的AI学习之旅。CAAI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教授,CAAI主任、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张立华,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百度杰出架构师、飞桨产品负责人毕然等人通过线上参加开班仪式并分享观点。

王文博在致辞中提到,加快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培养是我国未来科技战略制高点的内在要求,要实现这一点,深化产教融合是一个必要途径,这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百度共同举办此次师资培训班的意义所在。“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步骤,人工智能学会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唯一专业的国家级学术团体,将持续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用的独特优势,大力支持和推动高校与产业开展人工智能学术交流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

计湘婷指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各行各业的创新版图,当前市场上迫切的人才需求、更为多元丰富的实践应用场景,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促使教师们需要更创新、跨界和开放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适应时代。与以往参训教师集中在计算机、软件、信息工程等理工类学科不同的是,如今参训教师还包括医学、航天、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百度正在联合社会各界为未来培养500万AI人才的目标而努力,也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

张立华在特邀报告中以国内首个国产元宇宙的产品——百度“希壤”为例,从技术的角度解读“元宇宙”概念以及未来演进方向,凸显未来科技发展中人工智能的重要性。”针对人机物三元融合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人工智能应该何去何从、如何发展,值得我们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者认真思考。复旦大学团队从2018年开始一直在探索人机物三元融合的理论体系如何构建、在新的三元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交互与协同实现三元抑制群体的群智涌现等问题。“

毕然在主题报告《产教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人才》中,介绍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百度AI的布局,百度飞桨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深度学习 平台。飞桨启航计划提供产业数据集、算力、教辅内容等立体化资源支持,助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自2018年起,百度通过联合高校举办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免费培训AI专业教师3000余人,助力700多个高校开设深度学习课程,培养了数万名在校生。值得一提的是,与往期课程相比,本期培训班由传统的深度学习普通班级,升级为包含CV基础、工业缺陷检测、百度智能车竞赛三个各具特色的班级,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教师教学需求;并以实际工业案例作为实操辅助,打通理论与实践应用的闭环,更适应当下AI产业的实践需求。

近年来,百度一直积极布局“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生态,以百度飞桨为核心,围绕学习、就业、认证、实践、比赛等环节,将高校科研人才与企业应用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双管齐下,创立AI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产教融合的AI人才培养体系。目前,百度已经为AI行业培养了近200万人才,未来还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面向高校推动校企联合、产教融合,提供全套教学资源包、亿元算力支持,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出版AI教材,举办高校师资培训班、各类AI竞赛等,全方位助力AI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现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的战略目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