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情人节送礼热门单品,大概是冰墩墩

才一个月,这只冰糖熊猫飞速蹿升为互联网“顶流”。冬奥会热度加持下,连去年的 TOP 级选手——玲娜贝儿,都难敌其后浪之势。

冰墩墩相关的新热搜:

#冰墩墩4A挑战又翻车了# #冰墩墩人菜瘾大#

从星黛露、玲娜贝儿,到今年的冰墩墩……这些“非人类物种”似乎越来越有个性,也越来越受宠了。

为什么?

我们不聊“冰墩墩究竟可不可爱”,也不聊“花几百块买高价冰墩墩值不值得”……只聊藏在它们背后的“吉祥物文化”

理解了“吉祥物文化”,或许才能 get 到它们存在的价值。

冰墩墩,是从日本开始火的?

作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并不是“出道即火”。

早在 2019 年,它便亮相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套着塑料外壳的熊猫,虽然有点小可爱,但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讨论水花。

往回追溯冰墩墩走红史,有个人尤为重要——冬奥会日本外派记者,义墩墩·辻冈义堂

辻冈义堂于冰墩墩,一见倾心二见钟情三见没你不行。

作为铁粉头子,他在本该正儿八经的奥运连线里对冰墩墩疯狂示爱——要新的新闻,没有。要新的冰墩墩,有。”面对镜头神神秘秘地拉开衣领,展示一波新购入的冰墩墩周边(们)。

听说冰墩墩、雪容融就在附近,就算已收工也要一跃而起,狂奔而去,全程以私生饭之姿狠狠尾随……

相信最初,很多人刚看那几段视频时,心里都会悄悄疑惑:

只是一个吉祥物、一个由人扮演的玩偶,有必要这么喜欢吗?

他周围的人又是如何看待并接受这种“虚拟示爱”的?

以及——

成年男子也可以狂热地喜欢上一个玩偶形象,并且表达得如此自信,毫不羞愧吗?

辻冈义堂带火了冰墩墩的人气,至少在日本。

一时间,冰墩墩自身的可爱,与他散发的强烈热量交相辉映,让大家愿意相信他的喜欢,甚至渴望与之共情——

于是,更多人开始观察这只冰糖熊猫的特别之处,也渐渐成为了他的“同好”……

只有联想日本的“吉祥物文化”,才能明白形成这种“连锁反应”的原因。

吉祥物,成年人共同的“梦”

很多年前,日本就已经进入了“全民吉祥物狂热”时代。

几乎每个县市,甚至每场活动都有一个代表本地特色的吉祥物。至今,日本已经产生了五千多个吉祥物形象。

是的,这些全都是日本的知名吉祥物……

其中,中国网友最熟悉的当属九州熊本县的吉祥物——熊本熊

没错,就是它

日本甚至还会举办一年一度全国吉祥物大赛。

其中,熊本熊就获得了 2011 年的大赛总冠军。获奖后,担任“熊本熊的姐姐”身份的工作人员,嚎啕大哭。

节目详细呈现了“熊队”的日常工作:每月将近 150 场活动,行程精确到分钟。

去大地震灾区慰问孩子们,去大学给学生们带来快乐,认真对待遇见的每一个人、听到的每一句话。

每分每秒都要保持最充沛、最机智、最可爱的反应状态,让所有人都能从它身上汲取元气能量。

作为有鲜明性格的独立“生物”,以熊本熊为首的各地吉祥物们可以单独拍摄广告片,登上奇奇怪怪的综艺,成为很多企划的重心,构成节目的主线故事。

比如,吉祥物运动会,吉祥物相扑大赛……甚至还有针对吉祥物的整蛊节目。

(被综艺节目整蛊的)高人气吉祥物,船梨精

长久以来,他们真的将“吉祥物”变成了一种文化。

全社会都拥有了爱上一个虚拟的,由人扮演的“吉祥物”的勇气,亦可以如辻冈义堂那样,坦荡荡地对这些“幼稚、不现实”的存在示爱。

高分日剧《对不起青春》中,有一集专门讲述了吉祥物扮演者的故事:

穿着厚重的玩偶服挥汗练习,用一身肌肉让每个小动作变得轻盈灵动。

为了不让大家的梦想破灭,绝对不会在人前摘下头套,走出角色——即使一辈子只做这件事,成为一个永远无名的人。

《对不起青春》

吉祥物扮演者的大忌,就是被人看到真容。

因此,辻冈义堂才会在不小心看到冰墩墩扮演者真容时,崩溃道:“怎么可以给我看这个……”

无论扮演者,工作人员还是粉丝,这项铁则都是他们共同默认并严厉遵守的。如此,在场的“人类”也约定俗成地维护它们的存在价值。

在这个过程里,不会再有人跳出来扮演“大人”,不识趣地戳破漂亮的幻想泡泡,说:这只是一个被扮演的玩偶,内里装着一个普通的人类。

CHARAMEL,一只由当红吉祥物们组成的金属乐队

大家统统默契地忽视掉了吉祥物文化中“扮演”的部分。于是,它们就真的变成了不同于人类的,实在存在的,有着各自性格的新物种。

所有的成年人,都在睁着眼睛共做同一场美梦。

“被遗弃”的它们,也有家

说回中国。吉祥物成为网红,其实并不是第一次。

2014 年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砳砳(昵称:二胡卵子),大概是冰墩墩之前最火的中国本地网红吉祥物。

浑身五颜六色,到处扭来扭去,因“调皮捣蛋”而远近闻名。

但在青奥会结束后,二胡卵子(们)仿佛就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

再次出现在微博首页,便已是它们被遗弃在废石堆里,被大卡车连夜拖走处理的“悲惨现状”。

即使知道只是吉祥物,这种画面也不禁令人失落感伤。

或许,承载了无数注视、爱与期盼的吉祥物们,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死物。通过其内、其外无数情绪的浇灌,它们拥有了某种独特的生命价值。

豆瓣有一个很温暖的小组,叫作“毛绒玩具也有生命”

组里的人把自家的毛绒玩具视为自己的宝贝,亲密的家人,甚至精神支柱。

他们带着它跋山涉水,经历风雨,将自己的生命痕迹重叠其上,赋予它们独一无二的存在意义。

从个体的毛绒玩具,到群体的吉祥物——

我们不得不长大。但有越来越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选择了让心底的某个小小的角落保持原样。

那里承托着想象力,创造力与生命力。

我们用自己的共情能量,为世界创造了一场温柔的人类之梦。

P.S.

对了,今天好像是个什么节日……

没人抱?那就抱紧你家的毛绒玩具吧!

你有什么喜欢的吉祥物吗?

能 get 到“吉祥物文化”的魅力吗?

评论区等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