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接到“北京冬奥会临时设施搭建与运维关键技术”项目的“临时结构低碳供热保温与通风关键技术研发”任务时,大家感到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高寒、强风,临时结构设施与固定建筑场馆相比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另一方面,正式签订课题任务书距冬奥会开幕不到8个月,时间太紧张了。尽管如此,我和团队成员们还是特别兴奋,准备大干一场。

团队里的两所高校承担主要技术研发和系统设计工作,两家企业负责技术实施和工程应用,主力成员是中青年教师和在校硕士研究生,大家很快进入了分工协作、高效协同的攻关状态。

供暖热源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在“双碳”背景下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必须解决百分之百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碳供暖这一技术难题。经过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团队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辐射供暖”和“模块化全温度段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技术方案。热源组、末端组与合作企业边研发、边设计、边加工、边测试,连续奋战15天后,终于在示范用房运往赛事现场之前调试运行成功。

然而,新难题接踵而至:现场联机试运行出现意外,热泵系统首次运行失败。团队成员们不顾延庆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与寒风,连续两晚在室外检修,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冬奥赛场进入闭环运行状态后,我们团队又开始了全员备战。每个白天,我们都盯在赛场,通过无线传感器实时监测示范用房室内外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热泵系统运行状态和逐时耗电量等数据;每晚,还会商讨运行状态,制定系统故障应急预案,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在这寒冷的冬天,我们的心却因冬奥而火热。绿色办奥,我们继续加油干!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陈之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