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王政)12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工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作了介绍。
“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
“十三五”期间,中国机器人应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在仓储物流、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王卫明说。
《规划》提出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5项任务,以及“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等4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