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四中联合开发的“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在京出版发布,可谓是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得到高度重视。2019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首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选取京津冀、陕西、重庆三个地区作为第一批博物馆进校园试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2020年,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促进馆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全国各地纷纷制定有关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制度文件推动《意见》落地实施。在此契机下,国家文物局又继续组织开展第二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在政策指导、制度保障和实践探索中,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涌现出大量有特色、可推广的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利用优势 发掘资源

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各地馆校合作课程从内容到形式的设计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就是由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经验丰富的一线金牌讲解员与北京四中优秀教师深度合作,历时5年精心撰述,经文博界、教育界专家学者多番论证而成。这套丛书并非仅为北京四中服务,而是面向全国中学生和教师群体开发的、具有研学示范意义的科普读物。丛书围绕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精心遴选出的64件文物展开,以物说史、以物证史,充分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通过最具时代特色的代表性文物串联起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足迹。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介绍,自2016年与国博合作以来,北京四中有11个学科的20位老师自愿加入到项目中来,把64件文物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几年来,老师们积极参加培训,自主学习历史和文物知识,潜心设计教案,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看实物、读历史。“几年来,博物馆课程深受初高中学生喜欢。”他说。

北京八中与首都博物馆正式签订了馆校合作战略发展协议,依托首博“读城”项目,共同设计了十门跨学科特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如“策展的艺术”“古建灵魂——榫卯”“博‘悟’英语”“文物保护传统工艺实践”“中轴线攻略”等,深受学生喜爱。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博物馆项目组人员与学校各学科老师进行多次交流,不断完善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中国丝绸博物馆承担了丝路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副馆长周旸认为:“利用学校课程的‘结构化’模式来重组博物馆较为零散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文博知识,避免了‘走马观花’的学习方式和‘过目即忘’的学习效果。”

陕西历史博物馆依托博物馆藏品资源,打造了多个系列青少年博物馆原创教育课程,如“周、秦、汉、唐”“陕历博星课堂”“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系列课程等。针对馆校合作课程的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步雁表示:“与校内课程相比,馆校合作课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的文物进行观察、学习,所获取的信息要比阅读文字材料印象更加深刻,和实物面对面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充分交融,这种体验式、探索式的学习更具愉悦性。”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将开设的“博识”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系统,“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每周安排半天让学生走进各类场馆,涉及参观访问、专家讲座、交流探讨、实践操作、课后展示等环节。主持相关课题的刘芳芳老师说:“这种馆校结合、多学科的探究式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补充和完善课内所学的学科内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了解需求 有的放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博物馆和学校了解彼此需求,是双方能够共建共赢的重要因素。

比如,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关战修透露:“近年来升学考试中增加了许多文博内容,因此教研部门非常支持博物馆进校园的项目,以提升学生文博素养水平,我们也将推进博物馆教育与教研部门的合作。”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也表示:“博物馆和学校之间需要建立良性的反馈机制,这既有助于提高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使得博物馆可以了解社教需求,增强自身建设。”贵州省博物馆在“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期间与贵阳市教育局合作,召集了500余名中学历史老师,多次进馆开展历史学科现场教研交流。教研活动后,博物馆向历史老师们发放了“博物馆展览对历史课堂的影响”的问卷,为下一步馆校合作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信息。

相较于城区学生拥有的文化资源和服务,郊区的青少年获得博物馆教育的机会较少。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尝试平衡博物馆教育资源。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两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逐渐扩大覆盖范围,馆校合作的各种实践也致力于积极构建均等化、广覆盖的博物馆教育网络。北京市西城区的小微博物馆郭守敬纪念馆的社教活动,不仅服务于本辖区的中小学生,还积极推动与房山、昌平等郊区学校的合作。借助互联网直播技术,“带乡村孩子走近博物馆”直播公益课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多家知名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云博物馆”网络直播课,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乡村的孩子能够了解博物馆里的文物,沐浴博物馆教育的雨露。

取长补短 培育“火种”

博物馆有内容资源,缺乏教育人才;学校有教育经验,缺乏知识储备。双方合作,取长补短,成为博物馆教育的必然之路。

南京博物院着重开展了“种子教师培训计划”,以提升馆校合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该院以“一对多”的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扩大博物馆课程的覆盖范围。在国家文物局课题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框架下,南京博物院联合教育专家和大运河沿线33家博物馆,共同打造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大运河文化读本教材。南京博物院办公室主任、中国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我们希望把博物馆课程留在学校,鼓励各个学校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能将其常态化发展下去。”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成立的课题组在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经验,编写《协同发展 馆校共建——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指南》,依托区域历史开发了12个主题教学内容,从三千年血脉相连的“燕赵文化”讲起,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专业的“资料包”,向广大中小学校提供理论方法、示范项目、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指导。

多方参与也是当下馆校合作的一种新样貌。如丝路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以丝路文化为项目核心,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中国港口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6家博物馆,分别代表丝路起点、沙漠绿洲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以及西南丝路,多馆联合,共同开发,成果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丝绸博物馆更是引入了社会力量,其品牌社教活动——科普养蚕活动,在坚持公益性和科普性的前提下,今年联手企业,将活动推广到全国共16个省份的80多所学校。又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与民营的假日博物馆团队合作开展了“猫馆长的校园博物馆”,研发出“博物科普系列课程”,并配以视频和体验教具,深受中学生欢迎。社会力量的参与,让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中小学教育有了新的思路与途径,有助于形成可复制的、便于推广的、产品化的教育服务。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苏晓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