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健康码纷纷出现了。3月2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第52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介绍“穗康码”推广应用情况。广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穗康码”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岳向阳透露,新的“穗康码”将作为实名电子身份证明,一次生成长期有效。这几天,广州“穗康码”以及红码情况将共享给国家平台,以实现全国一码通行。

广州这则信息,起码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点。一是“漫游”,也就是共享给国家平台,将实现一码通行;二是“长游”,也就是一次生成长期有效,以后将作为实名电子身份证明。简单地讲,在时空两个层面,“穗康码”都将实现突破。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建设了本地“健康码”,有的市还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码”,在各地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健康码是各地自己建设的,而且是与不同互联网公司合作,技术平台也不一样,因为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缺乏互认机制,给人员跨地区流动带来了不便,成为制约复工复产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打破画地为牢,推动健康码“一码通行”,迅速得到了各级重视。

目前健康码“漫游”的问题,解决得相对较好。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方面快速推动各省(区、市)全面建立了“健康码”信息跨省互认机制,升级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及时完成各省(区、市)“健康码”技术对接和数据汇聚,可支撑跨地区互通互认功能,可实现健康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可支撑“一码通行”实际应用。据悉,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从“穗康码”将全国通行,也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成果。

健康码主要是应疫情防控而产生的,推进“一码通行”也主要解决的是当下问题。但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在后疫情时期,健康码该何去何从?就目前来看,选择无非两种,一是结束使命,永远成为一个历史记忆。果真如此的话,那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信息保密问题。健康码连着公民信息,而其技术基本都是由市场化公司提供的。应该严格落实法律规定,责令和监督有关方面永久删除有关个人数据。

这种做法,倒也省事,但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在健康码的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建设智慧城市,也需要大数据支持。能不能有第二种选择,那就是推动转型,挖掘数据价值,拓展应用场景,使“健康码”在疫情后时期得到新发展。

广州提出,“穗康码”将作为实名电子身份证明存在,推动其在地铁、公交等更多领域的应用。而在2月23日,杭州“健康码”完成升级,实现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互联互通,一码通行的“健康杭州”公共服务平台呼之欲出。这就是一种转型思路。当然,拓展“健康码”应用需要严格把守安全关,防止信息泄露以及被互联网平台绑架,需要技术支持和立法保障。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发展数据应用,本来就是要做的事情,“健康码”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健康码既要“跨区”也要“跨界”,“漫游”也要“长游”。所谓“跨区”,就是跨越区域,实现充分的全国“漫游”;所谓“跨界”,就是跨越界别,推动转型,实施升级,使其换个姿态长久地活下去,为社会治理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