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3日,深圳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深圳市气候公报(2022年)》,对2022年全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对2023年全市气候趋势进行展望。其中,首次面向公众发布的《深圳市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估报告》显示,从深圳全市整体上看,评价指标优良率达76%。
2月3日,深圳市气象局举行《深圳市气候公报(2022年)》新闻发布会,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深圳市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估报告》。
据介绍,2022年在“拉尼娜”影响下,深圳气候呈现“冬春气温起伏大、夏季高温天气多,暴雨较集中、强降水破纪录,台风影响频繁、台风季结束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但冬春气温起伏大,夏季共记录到11个35℃以上高温日,刷新历史最多纪录;年降水量与常年持平,但暴雨集中,前汛期强降水集中期(5月10日-6月20日)共记录到14天局地暴雨及以上降水,为2009年以来最多,72小时雨量(611.1毫米)刷新历史纪录;年内共有6个台风影响,较常年(3.6个)偏多2.4个,2014年之后首次无台风造成严重影响。
会上,深圳市气象局发布了年度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低温阴雨过程雨量破纪录”“最凉‘五一’”“高温日数破纪录”“‘5.12’特大暴雨72小时雨量破纪录”“高考同期最强暴雨”“11月阴湿寡照创纪录”等事件入选。深圳市气象局预测,2023年年内天气气候复杂性和极端性明显,呈现“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异常集中,强对流天气多发,台风风雨影响重,阶段性高温天气多”等特点,台风风雨影响偏重,不排除有强台风严重影响。
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居住环境备受关注。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深圳市气象局参考《中国气候宜居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选取与气候、大气环境和生态相关的26个重要指标,利用2011-2021年11年的气候和生态资料以及2014-2021年的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深圳市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并首次面向公众发布。
评价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深圳生态气候舒适度保持优良,从全市整体上看,评价指标优良率达76%。首先是气候宜居禀赋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高,冬半年尤其突出。其次是大气环境指标优良率高,植被生态质量好而且持续改善。
发布会后,深圳市气象局线上邀请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领军人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赵艳霞和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广东省气候中心二级研究员伍红雨,与深圳市气象局专家一道对气候公报和舒适度报告进行深度解读。
赵艳霞表示,此次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表明深圳不仅是一个适合工作的地方,也是一个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评价细化到各区,对各区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深圳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列前茅,生态舒适度排名存在一定差异(大鹏、盐田、南山排前三,光明、龙华和龙岗排最后),但不同区域也各具特色,如西部和北部较为温润,龙岗湿度适宜天数各区最多,光明湿度适宜天数也较多,中北部风条件更好,如龙华区全年处于风速适宜天气,此外,宝安区和龙华区生态质量改善显著、南山区和福田区高温日数减少明显,盐田区和坪山区人居环境提升显著。
伍红雨则重点解释了深圳乃至全国高温日数创纪录的原因。2022年深圳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主要原因是“拉尼娜”事件和印度洋海温异常背景下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特别是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伍红雨同时指出,2022年全国大范围高温与干旱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关于“人类的影响可能增加了高温、干旱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