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结束了


(相关资料图)

但电影《流浪地球2》热度不减

电影里充满未来感的高科技道具

吸引了影迷们的关注和讨论

从数字生命卡、核武器引爆器、智能量子计算机550A和550C,到无人机干扰枪、门框机器人外骨骼控制装备、航天员载人机动装置……在位于深圳宝安的工作室和工厂里,杨旭和他的团队用工业设计逻辑和工业化生产流程,用半年多的时间为《流浪地球2》制作了1000多件特殊道具。

在杨旭看来,这是一场制造业和电影工业交融的试验。电影制作对道具的特殊要求,为制造业中常见的制作工艺开辟新应用场景;深圳完备的产业链、高效的物流网络,总能以“深圳速度”及时交付产品的本地工厂,为短时间、规模化制作道具提供支撑,“我们享受到了深圳制造业的红利。”杨旭说。

数控机床加工出的细节

最近,热衷于寻找《流浪地球2》电影细节的网友自称为“球学家”,在各大网络平台分享着诸如“手机信号显示7G”“毛衣的图案变了”“纸上写着550Z”等“彩蛋”,知乎上“《流浪地球2》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的问题吸引了千余网友回答。

“好电影一定是在无数细节的推敲修改中打磨出来的。”在《人民日报》1月31日刊出的文章里,《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这样写道。

“道具上有很多细节,你在观影时不会注意到,甚至镜头都没拍到。”杨旭向记者介绍,部分道具上的铭牌只有瓶盖大小,使用激光雕刻的文字比头发丝还细;航天员休眠服上的三角形传感器贴片,加装了磁性连接结构;地球联合政府会议场景中的木槌,槌柄上雕刻着现实中联合国索尔斯木槌上一样的字句。

智能量子计算机550A是电影中的重要道具,视觉质感要经得起特写镜头,成品耐久度也要足够高,才能经得起拍摄中的磕碰摔撞。“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真实的工业产品来设计。现实生活中,主机箱需要足够结实,使用起来才不会晃,特种产品就需要更重。”杨旭按真实产品的结构设计逻辑设计了550A,从机器顶部看,甚至可以看见部分电路细节。成品的550A使用了实心的ABS树脂,拥有铝合金外壳,总重量30多公斤。制作时,杨旭使用了模具行业中常见的三轴和五轴数控机床,精度达到0.01毫米,这让550A看上去更像是真实产品。

当工业生产遇上电影制作

不仅是550A,杨旭制作的道具中95%使用了数控设备加工制作而成,这是道具细节的生产技术基础。数控加工、放电加工、激光雕刻……在制造业中十分常见的精加工工艺,大规模使用在国产电影道具制作中却很少见。杨旭说,此前电影道具制作依靠工匠师傅手工制作,耗时长、成本高、易磨损。这次,他尝试将工业设计逻辑和工业化生产流程代入到道具制作中。

道具制作的工作之外,杨旭是一位从业8年的工业设计师,他认为工业设计为道具带来真实感。他以无人机干扰枪的外观设计为例,材质选择要考虑信号传输和散热,按钮要符合人机工程,屏幕要放在最适合观察的位置,抵着肩膀的部位要使用软胶材质……“这样设计出的道具是真实可用的。”

在杨旭工作室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太空电梯场景中使用的氧气面罩,这是此次第一个经工业流程成功量产的“试验”作品。“流水线生产的面罩品质稳定可控、强度高,整个开发流程仅用一个半月左右,最后交付剧组50多件成品,可以说是‘深圳速度’。”杨旭说,在太空电梯场景数月的拍摄时间里,演员们经常穿戴面罩,但几乎没有产生过度使用导致的损坏。工业生产的高质效超出大家想象,他承接的制作任务也越来越多。

工业生产的优势是批量化、流程化,这是杨旭和团队能短时间完成1000件道具的“秘诀”。怎样从概念设计变成3D结构建模,工厂生产时需要的标准作业程序,哪些原料需要找供应链提前预约,最后物流怎么对接,这在工业生产中有成套标准流程,“这套从改革开放第一天起至今,工业化生产流程已经在深圳跑通了几十年。可以说,深圳的工业生产基因也印刻在这批道具里。”杨旭说。

道具中的“深圳制造”基因

深圳是一座“工业立市”的城市,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5万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1%,远高于全球同类超大发达城市。

2020年,杨旭被“深圳制造”吸引,将工作室搬来了深圳。工作室和工厂都落在了宝安区,这里拥有海陆空铁“六位一体”交通枢纽,还拥有与道具制作相关的产业链——宝安是深圳工业母机产业、激光产业的集聚区,在深圳打造的“20+8”个产业集群中,有“15+2”个重点布局在宝安。

深圳厚实的产业基础帮助杨旭和团队完成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在拍摄水冷服务器的场景时,剧组发现刀片式服务器的视觉效果不够完美,要紧急制作服务器面板。只有3天时间,杨旭和团队要生产出8块1米长、0.8米宽、表面细节丰富的面板,还要从深圳运送至位于青岛的拍摄现场。杨旭当天招到了临时熟练工、和工厂协调好24小时开工,还和团队一起到流水线给道具打磨喷漆。制作完成后,他又找到本地航空公司,让道具“乘坐”客机的行李舱,最终及时到达拍摄现场。

类似的挑战还有,超过2000个零件的航天员载人机动装置,参考了历史原型的数十个核弹引爆器,拥有十多个关节、经历雨中拍摄的门框机器人外骨骼控制装备,“就像电影台词里说的,‘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杨旭说。

杨旭的童年梦想是“造飞船”。小时候在纸上画各种造型的宇宙飞船,现在为科幻电影绘制道具概念图和制作图纸,这让杨旭感觉像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梦想。他希望在《流浪地球》系列后,能有更多高质量的国产科幻电影,他也能在参与道具制作中一次次“圆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