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记者从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获悉,2022年,该院最关键的业务指标——受理案件总争议金额人民币达1272亿元,跃居亚洲第一、全球前三,同时还有多个业务指标居全国之首!
被《全球仲裁评论》(Global Arbitration Review)评为2022年“重点关注的亚太区域国际仲裁机构”及“中国首选”,体现了中外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对中国特别是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信心,也让深圳在迈向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涉外案件当事人来源国家和地区达138个
(相关资料图)
深圳国际仲裁院发布的“2022高质量发展数据概览”显示,2022年,该院受理案件8280宗,同比增长18%;总争议金额人民币1272亿元,同比增长49%,跃居亚洲第一、全球前三。其中,1亿元以上案件数量147宗,10亿以上的案件数量为21个,位居全国第一。
个案平均争议金额1536.97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个案最高争议金额人民币239.9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这宗涉外商事纠纷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仲裁案件。
受理涉外案件总争议金额420亿元,同比增长112%,位居全国第一。从案件当事人地域分布来看,受理的涉外案件当事人来源国家和地区累计达138个,位居全国第一,而涉及内地的仲裁案件则覆盖所有省份,跨省市案件占比73%。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认可深圳的国际公信力、选择到深圳和谐化解商事纠纷,深圳作为全球性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此外,深圳国际仲裁院针对疫情率先推出助企纾困措施,2022年在6639宗仲裁案件中减免仲裁费2.45亿元,占受理案件数量的80%,直接减轻市场主体化解商事纠纷的成本。
仲裁员国际化水平持续全国领先
事实上,近年来,深圳国际仲裁院一直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式国际仲裁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板。
2022年元旦,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新总部正式进驻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助力前海打造成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优选地。
同年10月14日,深圳国际仲裁院“建立跨境仲裁协作和国际仲裁合作机制”改革实践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向全国推广的“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
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深圳国际仲裁院不仅与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形成“深圳+香港”“双城两院”新发展格局,还在江门设立“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并管理运作改制后的江门仲裁委员会,创新性实行一体化运作。
不仅如此,深圳国际仲裁院还依托中国(深圳)证券仲裁中心,促进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依托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促进和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依托海事仲裁中心,促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同时,深圳国际仲裁院持续优化招才引智格局,在深圳加快集聚不同法域的世界高端仲裁人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仲裁人才队伍。2022年2月21日,深圳国际仲裁院启用新一届仲裁员名册。1547名仲裁员覆盖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仲裁员占比36.78%,经济特区仲裁员国际化水平在全国持续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