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
(相关资料图)
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许多人踏上返乡的归途
重新感受年味
正是年味最浓时
奥一新闻采访了几位深圳打工人
他们有的时隔三年回家过年
有的选择在深圳找寻年味
回家就是最浓的年味
来自重庆的蒋先生过去三年都留在深圳过年,他说今年终于回去了。
“在高铁上,吃的盒饭都是麻辣味,听到相邻乘客给表哥打电话,说今晚到重庆。对方立马回了一句‘好久到(重庆话,‘还有多长时间到’的意思),我开车去接你’,重庆人耿直好客的一面瞬间拉近了我与家乡的距离。我回到老家也要去姑姑、舅舅家拜年,跟堂兄弟、表姐妹打牌,一起热热闹闹过春节。”
蒋先生回到重庆老家
蒋先生告诉记者,从小年开始,父母两边的亲戚会商量好,轮流设宴吃团年饭。大年三十推汤圆、包抄手,大年三十和初一会去上坟烧纸放鞭炮,另外乡下家家户户还会放烟花、放鞭炮。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放烟花、拜年讨红包。他表示, 回家一定要做的就是陪父母看春晚、守岁。
快递小哥秦先生今年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从深圳自驾17个小时回到河南老家,回去后便开始打扫卫生和准备年货。除了北方传统的包饺子和吃饺子,秦先生说家里那边过年给长辈拜年的时候还要磕头,这是传统习惯。
秦先生感觉今年回家过年的人应该比较多,腊月十五到腊月二十四之间,自己在深圳上下班的路上看到好多车都是反向的,大部分都是返乡的人。他还在新闻上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深圳北站打破建成运营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的最高纪录。
春运期间的深圳北站候车区。图源:广州铁路
“小时候过年最期待的就是穿新衣服新鞋子,能放烟花,有压岁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变成一种期盼和陪伴,想好好陪陪家里人。”秦先生说道。
陈女士今年幸运地抢到了回潮汕的高铁票。她说, 以前小时候总觉得家乡那些习俗复杂艰涩,现在长大了,发现那些东西变得温暖。“今年家里搬到新房子住,第一个晚上有点认床睡不太好,妈妈早早起来在厨房里做粿,二姑也来帮忙,无论是厨具碰撞的声响还是她们聊天的声音,都让我很有安全感,重新睡了一个好觉。醒来之后,坐在床上好一会,突然意识到, 最浓的年味就是家里的味道。”
陈女士家里为过年准备的食物“馃”
深圳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王先生出来工作之后没有回潮汕老家过年,爸爸妈妈家人都在深圳。他告诉记者,吃年夜饭时,姐姐和姐夫一家会来聚,家里会做很多菜,需要准备很多东西,一般会做12道菜左右,有鸡、鸭、鱼、鹅、猪、牛、羊那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盘潮汕的甜食,比如说反沙芋头和白果煲,然后一定要有的菜是猪手炒发菜芥菜,这道菜寓意生财,而且一定要用前猪手,有“前猪手才能抓金”的说法。吃法也有讲究,年夜饭不吃鱼头和鱼尾,白果煲里的白果要吃双数颗,都是为了讨个吉利。
王先生找到去年的年夜饭旧图
有人说春节期间深圳就像空城,整个城市都安静了,没有什么人气,王先生不赞同这种说法。“空的其实是办公大楼、写字楼那些地方,而公园、超市、商圈这些地方还是很多人,而且比平时人更多,我觉得在深圳过年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在他看来,深圳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只要家人在一起就有年味”,老家在黑龙江的黄先生准备和妈妈在深圳过年,一起吃饺子和年夜饭。黄先生还记得刚来深圳那年,工作还没找到,几个同学在非常冷的出租屋里吃外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印象深刻。
李女士工作后有时因为工作原因在国外过年,大部分时候都在国内,这三年把父母接来深圳,留在深圳过年。
“山西老家小年是年二十三,跟这边不一样。过年期间很忙碌,走亲访友,而且小区里每一户都会十几个人结伴挨家挨户拜年聊天,更新大家的近况。以前觉得有点压力山大,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社交了,但是在深圳过年三年,感觉很轻松,同时也少了以前那种烟火气。在深圳过年依旧会自己写对联,陪父母贴对联捏饺子,还会一起看春晚,虽然没有小时候那么有趣,但是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就很温馨,也是我们家的必备曲目。”
1月20日,李女士写春联
李女士想起有一年一个人在北京求学,当时赶进度备考,忘记了时间,直到大年三十放鞭炮才想起来过年了,当时附近的店家都关门,学校食堂放假,差点没饭吃了。她说,十几年过去了,依旧很感谢当时不顾一切追求理想的自己。
疫情三年过去,李女士觉得今年过年有点不同。“三年前还觉得人多好大压力,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清净,但是这三年疫情拉远了我们的距离,大家都通过电话远程拜年了,今年是放开的第一年,我们好像又开始怀念和寻找一些接地气有年味的活动。”她补充道:“今年很多活动的,花灯啊,集市啊,展览啊,还有各个区赠送的音乐会和电影门票。”
深圳推出多项年味满满的迎春活动
今年,李女士准备大年初一去看电影,尤其是看喜剧,一家人其乐融融找点烟火气。在她看来,年味是父母包的饺子和手写的对联,在味道和忙碌中感受热气腾腾的新年氛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祝大家除夕快乐,春节快乐!
除特殊标注外,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