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力争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5%以上。

其中,在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方面,今年将高标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推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

同一天,深圳市财政局在2022年深圳市预算草案中提出,今年全市科学技术支出预算514亿元、增长6.9%。支持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全市安排基础研究支出91亿元;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全市安排科技重大项目支出132.5亿元、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90.2亿元。

近日,深圳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提交了《关于光明科学城进一步释放BT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潜力的提案》。

他表示——

“建设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是国家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我们创造未来的巨大机遇。光明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创新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对深圳乃至全国具有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追赶型产业为特征的线性增量创新模式逐步让位于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的集群创新新模式。”

樊建平建议,进一步加强光明科学城围绕“前瞻性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构建科研经济发展新模式”,充分释放BT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建议光明区政府通过配套产业政策,吸引全国科技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目光,大力优化和提升光明科学城在招智招商招资的软环境, 推动BT新产业策源地加速形成。

建议光明科学城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科学赋能产业、产业反哺科学,推动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高效转化。

建议深圳市和光明科学城应抓紧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契机,继续加大海外青年才俊的引进力度,为青年海归人才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