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的居民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核酸检测出结果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什么现在能这么快?
记者从区公共事业局了解到,这是因为全区首个可检测新冠病毒核酸的实验室已建成并投用,全区核酸检测效率大大提高,在上周开展的全员三轮核酸检测中,经受了实战检验。
为全区核酸检测提供有力支撑
“我上午采集的核酸,当天刷粤康码就看到结果了”,居民张先生笑着晒出自己最近的核酸检测记录。检测记录显示,出具该核酸检测结果的机构为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中心(下称“区疾控卫监中心”)。
据区公共事业局徐超介绍,今年1月31日起,区公共事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区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正式启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中基因扩增实验室(PCR实验室)肩负着全区的核酸检测重任,成立至今已累计完成26万余人次的样本检测。
据了解,该实验室位于鹅埠镇创富路3号文贞楼,现有8名专业检测人员,2名后勤保障人员。PCR实验室核心工作间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实验室内配备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PCR提取仪、冷冻高速离心机、多功能高速离心机、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在一个多月以前,深汕合作区还没有可进行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核酸检测需要人工采集样本后,再送往深圳市坪山区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既不便利耗时也长,而且对发热、隔离酒店等重点人群来说,核酸检测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检测时间越长,危险也就多了一分。
但是该实验室投入使用,意味着样本可以在区里完成检测,实现“即采即检”,既节省了转运时间,有效提升全区的核酸检测效率,同时也填补了全区核酸检测能力的空白,为筑牢全区疫情防线提供了科技支撑。
加速实现核酸样本“日清”
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是一个无硝烟的高风险战场,检测人员不仅要和看不见的病毒对峙,在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下,还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提升核酸检测效率。
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徐超从今年除夕夜开始,带领实验室的同事们投入与病毒“面对面”的战斗。从每天第一次接收样本开始,要在实验室连续奋战至少12个小时。如遇隔离酒店入境人员检测结果异常等突发情况,连续工作24小时也是常有。
每天实验前,大家都要“全副武装”穿好三级防护服后,才能进入实验室。防护服密不透风,一般人穿上就会感觉呼吸不畅,胸闷憋气,但是检测人员要穿戴这些“战袍”连续数小时进行一系列繁琐而精准的操作。徐超说:“为了生物安全,我们进入实验室之后,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厕所。”
检测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精细活”。各采集点样本送到实验室后,还要进行样本验收及录入、提取核酸、配制试剂、加样、上机扩增检测、结果分析、上传结果等步骤。每一个样本都要经历“拧盖—吸样—加样—拧盖”的过程,几千份样本就是几千次的操作,任何小失误都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每一个都不能错、不能漏,还要避免交叉污染,这对检测人员的手速、眼力、手力、脑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3月14日至20日,深汕合作区开展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实验室工作量大幅增加。为确保第一时间出具检测结果,让测核酸的人能及时拿到“通行证”,实验室全员上岗,在区公共事业局其他十数名同事的协助下,连续作战16个小时以上,最终顺利保障深汕合作区全员检测样本在第二天天亮前全部检测完成。
按每管混合检测10人份计算,实验室一天最多可检测5000管样本,也就是约5万人次的检测。徐超表示,实验室全天候都有人值守,实验室目前检测的样本不光是普通样本,还有发热样本、三人小组专项排查人员样本以及隔离酒店重点人群样本,无论是晚上11、12点还是凌晨3点、4点,只要有样本送到,便立刻投入检测,绝对不会让样本等人,只有人等样本,分秒都不耽搁,做到每天送到实验室的样本实现“日清”。她说:“多检测一些,危险就少一分,为了实现精准防控,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