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上门疏通马桶,每天一个电话问候独居老人,代居家隔离居民照看菜地,为有需要的企业员工开具证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深圳市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荣华成了社区居民最亲近的人。他的手机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居民的各种需求。“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把服务做得更精、更细,才能团结大家一致抗疫”,陈荣华说。
深圳基层社区防疫坚持防控与关怀并重,图为防疫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核酸采样。
“一天一支部,接力齐抗疫”!当新一波疫情袭来,30家社会组织党支部驰援龙华区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协助社区上演了一出接力抗疫的大戏,极大地缓解了社区抗疫人手不足的难题。大水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锦宏深为触动,“居民自治落到实处,社会组织联动有力,社区抗疫就有取之不竭的资源。”
去年6月,深圳市推动全市821个居(村)民委员会全部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福田区益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萍立即意识到,公共卫生力量与社区需求精准匹配,将助力居委会在基层治理中扮演起更加专业的角色。基于此,社区探索出了健康服务“网格+社康+家庭病床”“网格+社康+独居老人看护”的新模式,不仅把居民服务做得更精细,更为应对疫情注入了新的力量。
陈荣华、陈锦宏以及胡萍,同为社区居委会代表,他们的身体力行,从不同的侧面映照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深圳市广大基层社区居委会战疫中温度、力度与深度兼备的鲜明特色。
显然,这是一幅壮丽的画卷。画卷的背后,凸显的是深圳新一届社区居委会班子应对疫情大考的强悍战力,以及深圳基层治理“两委”融合的独特结构。
2021年初,深圳市704个村(社区)党组织、821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出党组织委员5151人,村(居)委会成员5150人,其中,4025名党组织委员担任村(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87.8%;69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98.7%。
“党委与居委、党委引领与居民自治高度耦合,如同社区治理DNA 的双螺旋,是深圳基层治理的最大特色。这种双螺旋独特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决策扁平化、执行效率高”,深圳先行示范区(社会组)专家、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副院长范军认为,正是社区党委与居委“两委”交叉融合赋能,令深圳社区居委会无论是日常治理还是战时抗疫,都能释放出强大的服务效能。
(视频|“两委”融合赋能,释放社区居委会强大战疫效能,时长共1分26秒)
1. 战疫·温度
“把居民服务做的更精、更细、更贴心”
3月7日晚上11点,陈荣华方才回到家中。疫情以来,这是他无数个在居民服务中度过的寻常夜晚。
两个小时前,北站社区居民张阿姨打来电话,因为正在居家隔离,老人很挂念自己家门外一小片菜地的长势,希望陈荣华帮忙去给菜地浇浇水。
作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荣华的手机24小时开机。“针对居家隔离居民的服务是社区防控的重要工作,居民的需求都在微信群中提出,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们都想方设法满足,再不行,我就向上汇报”,接到电话的陈荣华二话不说,穿上防护服就来到了张阿姨家。
给菜地浇水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但陈荣华并没有马上离去。他很有心地盘好了胶水管,又将老人的小院里落叶打扫了一下,方才离开。这么一折腾,到家已经临近午夜时分。
残障人士、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是防疫中社区居委会关注和关怀的重点。
疫情以来,对于陈荣华而言,类似代为浇水、疏通马桶、买菜倒垃圾、开具证明等琐碎的服务工作已成为家常便饭。“居委会的工作,首先就是一个细活儿,是要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工作,在疫情期间更是如此,我们多忙一点、多花点心思,就能给居民带来很大的方便”,陈荣华这么理解。
北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阳想的更为透彻。“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从疫情爆发开始,我们党委和居委就坚持疫情防控与人文关怀并重,硬隔离和软服务并行,隔离不隔爱”,她说,只有把居民服务做的更精、更细、更贴心,才能赢得广大居民的认可与配合,才能党群同心打赢社区的防控阻击战。
据了解,除了应隔离居民需要的上门服务,北站社区居委会还重点关注社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生活,“对独居老人,我们是安排社工,每天一个电话问候,并定期上门,留下联系卡,密切掌握老人们的状况”。
“把居民服务做的更精、更细、更贴心”,让刚性的防控工作饱含温情、温度,已经是深圳各社区居委会班子的共识。
志愿者将玩具和零食送到居家隔离的儿童手中。
不久前的2月25日,深圳民强社区因一借宿人员核酸检测阳性, 不得不在社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涉及居民楼400栋近3万人。
3万人的防疫,是一项极其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但是,民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优意想的非常细致。“一定要保障好居民的各项需求,尤其是那些细小的生活需求”,为此,防控指挥部成立了关心关爱组,现场设立5部热线电话接听居民需求,派驻两名心理医生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并让网格员逐家逐户收集登记居民需求。
当有居民提出,家中小朋友太无聊,希望社区能够提供一些玩具,王优意当即安排人员带着玩具和零食上门。那天,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与手捧玩具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定格成为了这场战疫中最动人的画面。
2. 战疫·力度
广泛联动社区力量筑起抗疫长城
疫情防控是一场基层治理的大考,而在这场大考中,深圳市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锦宏深刻地感受到了日常居民自治积累的治理势能。
当新一波疫情来袭,大水坑社区面临着:专项人员排查落地、数据核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和小区围合等多项重大工作,人手一时间非常紧张。
就在这时,社会组织出手了。大水坑社区社会组织连同龙华区社会组织共计30家社会组织党支部聚集到大水坑,开展“一天一支部,接力来抗疫”活动,先后有100余名党员参与这场持续一个月的社区抗疫接力赛,大水坑社区防疫的人员问题迎刃而解。
社会组织向大水坑聚集,正是得力于社区居委会在日常居民自治工作中的培育与联动。
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与居民自治中的中坚力量,也是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基于此,作为居民自治核心,深圳市基层社区居委会历来高度重视社区居民组织的培育以及与社会组织的联动。
北站社区4所幼儿园支援社区流调工作,先后发动960人次,累计工作时长约6000小时。在龙华区北站社区,社区居委会注重引导、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将其作为居民自治与多元共治的关键一元。如今,北站社区已发展社会组织28家,在促进居民融合、协同管理社区、提供社会服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楼栋封控、流调核查、卡口值守、居民服务......各项工作都需要人手,社区党委、居委想办法整合资源,我们就向驻社区的单位、企业、学校、幼儿园、社会组织发出号召,支援社区、群防群治”,北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阳印象最深刻的是,就在今年以来的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社区4所幼儿园教师支援社区960人次,累计时长约6000小时,其中数据组核查数据超过1000条。
在罗湖区,深圳“0107”疫情发生以来,该区社会组织第一时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疫情防控一线:罗湖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协会社工积极参与到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核酸检测人次逾20万人次,进行上门及电话进行大数据核查2987人次,为疫情困扰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服务66人次,发动义工参与抗疫共计160人次;罗湖区梧桐山文艺社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发动以理事长、秘书长为核心的13位艺术家,创作一批有温度、有力度、接地气的抗疫题材文艺作品,线上传递疫情防控政策声音、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传播抗疫正能量。罗湖区物业行业协会动员会员单位及关联企业单位人员投身抗疫一线,得到午越物业、保利物业、百仕达物业等8个社会组织及企业积极响应。
正是看到了社区居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龙华区在大水坑社区大三居委会率先试点成立社会组织户联中心。中心旗下设立5个专业委员会——公共卫生、治安保卫、人民调解、社会服务、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各负责联合1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的治理与服务,打通社区治理“最末梢”。
3. 战疫·深度
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开展专业化战疫
如果细数深圳战疫以来的重大时刻,去年6月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动全市821个居(村)民委员会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是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疫情防控不仅仅是一场基层治理的大考,更是公共卫生领域治理能力的极致考验,专业,是这场考验的核心!
专业人士认为,正是公卫生委员会的成立,推动深圳市社区居委会成为全市抗疫大局中的关键力量。
半年多来,在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统筹下,深圳基层社区将公共卫生宣传、发动、服务功能延伸到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末梢,并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出专群结合、平战转换、群防群控的优势作用,将社区防疫战线筑的更宽更牢。
在《南山区推进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依托小区党组织,发动辖区楼栋长、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居民志愿者等,组建以小区为单位的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网。
委员会更是利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居民议事会等平台,建立社区公共卫生议事协商机制,梳理社区公共卫生“需求”“资源”“项目”清单,572个小区党组织带头,吸纳100余家卫生服务企业、社会组织、3万余物业人员、近5万名热心居民参与疫情防控、卫生环境维护等社区公共卫生事务。
“0107”疫情中,罗湖区南湖街道罗湖社区前后共出现疫情密接人员8名,次密接人员4名,需要居家隔离7户共15人。在公共卫生委员会统筹下,社区防疫从志愿者发动、调度、隔离人员健康监测、生活服务到社区巡查等开展的有条不紊。
“我们委员会由党委牵头,纳入了社康、警务室、居委会多方力量,定期碰头,这次疫情一发生,委员会的核心部门就立即碰头,分工作业,可以说非常的短平快”,回顾这大半个月以来抗疫的点点滴滴,罗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主任姜德荣对于公共卫生委员会快速响应、快速决策的强大战斗力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去年至今,罗湖社区总共有超过1700人次居家隔离,全部是由公共卫生委员会统筹认定、检测、管理和关爱服务。“有效保证了不漏一人,也不脱控一人”,姜德荣说。
罗湖医院集团南湖街道社康中心副主任叶睿注意到,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立以来一大改变,便在于,社康中心与社区各种资源的融合力度大大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新格局正在形成。而这正是公共卫生委员会具备战力的关键所在。
“以前,社区和社康中心因为各自的工作性质、方向不一样,大家彼此不了解,基本就是各干各的,单打独斗,正是新冠肺炎防疫中推行的‘三位一体’促成了社区与社康的初步合作,也增进了社区居民对社康的了解,而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立,则进一步强化了社康与社区的融合”,叶睿坦言。
深圳市推动社区居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探索,引起了国家民政部的关注。
去年底,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公共卫生委员会机制全覆盖、能力普遍提升、作用有效发挥,初步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