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是什么?在志愿者眼中,这是一份肉体感到辛苦,内心却丰盈的工作,是做了一次,还想做一次,再做一次,并且愿意一直坚持的公益事业。
3月5日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同时也是第17个深圳志愿者(义工)节,这一天,志愿者拼搏的身影随处可见。
不止这一天,在深圳罗湖的大街小巷,“志愿红” 无畏风雨,无惧寒夜,无惧烈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可能就是你家小区的居民,利用下班周末时间,为了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尤其是疫情期间,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共同筑起守望相助的抗疫防线。
在深圳做志愿者会“上瘾”
对志愿者充满好奇的陈秋云,加入深圳志愿者群后,每天密切关注群里动态。
“明天在罗芳社区招募志愿者,负责停车场出入口的扫码工作,要去的可以接龙报名。”弹出的群消息,点燃了陈秋云的兴趣。
第二天,陈秋云乘着工作空隙,来到卡口,负责查看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监督进入的居民和车辆去就近定点做核酸。
“为了避免上洗手间的麻烦,上岗前尽量不喝水,虽然这一站就是4小时,站到腿酸软,但穿着隔离服工作,倍感骄傲。”陈秋云说。
第一次的志愿经验被陈秋云分享在朋友圈,家住福田、龙华的朋友很感兴趣,“怎样才能成为志愿者?可不可以带上我一起去?”朋友留言道。
“你去家附近看看,我下次就要去核酸检测点,我们可以一起参加。”朋友特意从龙华赶来罗湖,和陈秋云一起参加志愿服务。
真实体验过志愿服务,陈秋云对什么是志愿者有了更多的理解。“除了体能的考验,还要有同理心,面对排队焦虑的居民,完全不会扫码的老人,都要有足够多的耐心引导解惑。”
一次次与陌生人的接触,让陈秋云收获了很多温暖,“谢谢你帮我,你们辛苦了”,来自陌生人的感谢让她充满干劲,她将温暖分享后,陆续有朋友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群里的互帮互助让她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在深圳做志愿者会上瘾!”一次、两次、三次……陈秋云只要有时间,看到国贸附近有志愿者招募信息,就在群里报名,“种种体验是难忘的,一切都很值得,接下来要多利用空闲时间,尽自己绵薄之力加入义工,丰富自己也丰富他人。”陈秋云说。
“默契组合”两个小时能扫码一千多人
如果你去罗湖桂园街道国速中心核酸采样点测核酸,经常能碰到各种志愿者,他们白天在周边大楼里上班,下班后主动来检测点做志愿服务。
高端楼宇密集是桂园街道的一大特色,丰富的“两新”党组织们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展现组织担当,1月以来,已有70多名两新党员们就近到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协助扫码,维持秩序。
来自意大利的卢卡在深圳居住了6年,是荔外小学的一名教师,疫情期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核酸检测点协助维持秩序、宣传防护知识;
拥有二十年义工经验的肖翠荣经常出现在核酸检测点,作为罗湖区党代表、岁宝百货有限公司党委组织委员,肖翠荣以身作则,周五就来报名,周末一站就是一整天;
还有很多默默做事从不声张的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就上岗了,干完活后就默默离开,没有留下个人信息。
“征集的志愿者只要有24小时核酸阴性,住在附近,都能来帮忙,很多两新党员家住南山、宝安、龙岗,我们会建议他们在家附近参加。”桂园街道两新党工委组织员薛磊说。
经常有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下午五六点下班后,来到核酸检测点问“需要我帮忙吗?”若有需要,换上红马甲,做3个小时的志愿者再回家。附近小区的妈妈们也很积极,孩子在家上网课,她们就到社区做义工,忙起来一整天都和孩子说不上话。
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形成了独特的默契,那些经常出现在检测点的面孔,对整个流程非常熟悉,哪个岗位空缺马上就能替补上去。
“虽然隔着口罩和防护面罩,我们一个眼神就能懂对方的意思,齐心配合下,两个小时能扫码一千多人。”薛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