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产业链持续深度低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业面临更大冲击。专家认为,我国购车需求体量大、弹性大,刺激汽车消费是改善制造业的机会,应进一步落实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同时,新能源补贴政策不退坡,并加快新能源补贴拨付速度,简化流程,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业面临更大冲击。数据显示,疫情对汽车行业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相关专家预计一季度产销将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将下滑25%左右。

为推动汽车产业稳增长,工信部近日宣布,推出多项举措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具体包括对于新申报产品,允许企业在自我承诺基础上,使用研发验证测试结果替代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对已许可产品参数的扩展变更,允许企业备案时暂不报送相关检测报告,可容缺受理、先办后补等。

业界专家认为,这些政策对于汽车行业的复苏还不够,呼吁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刺激车市,拉动内需。

汽车消费空前低迷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中汽车零售总额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相关税收占税收总额、相关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均在10%左右。

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坦言,近年来汽车产业链持续深度低迷,2019年轿车生产增速偏低,弱于汽车平均增速。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让汽车行业“雪上加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分析认为,2月份汽车产销规模大幅下滑,企业生产复工时间明显滞后,从而带来消费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诸多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大幅下降。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

即使一直表现亮眼的新能源汽车也“难逃厄运”。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51辆和12908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2.9%和75.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下滑将在45%左右。疫情结束后,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但受到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影响,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刺激消费势在必行

崔东树认为,我国购车需求体量大、弹性大,刺激汽车消费是改善制造业的机会,应进一步落实刺激汽车消费政策。

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居民家庭消费品普及率总体水平较高。比如,空调、电视机等产品已达到百户家庭100台以上水平,洗衣机、电冰箱等产品也达到百户家庭95台左右的水平。但是,全国仅有三分之一家庭拥有汽车。

“在当下主流家用消费品基本普及、住房普及率也达到较高水平情况下,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汽车消费。”崔东树说。

受疫情影响,今年消费稳增长整体受到阻碍。数据显示,往年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份至2月份衣食两种消费占比一般较高,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汽车前两个月消费额相当于餐饮收入总额。

“今年,经济增长和消费稳定的目标非常明确。在衣食住行中,‘行’可能成为主要的增长点。目前来看,刺激汽车消费是最可行的。”崔东树说。

亟待配套政策支持

那么,应该如何刺激汽车消费?

“首先,要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崔东树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也表示,限购地区应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建议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应取消限购政策,包括有条件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

从2019年汽车保有量具体数据看,北京汽车保有量连续5年在500万辆水平徘徊,成都汽车保有量增长相对较快。重庆、苏州也已超越上海。

叶盛基建议,应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尤其是对个人购买节能环保或新能源汽车,允许其将购车支出分年度扣除,促进汽车消费。

“车辆购置税可以暂时减半征收。从历次购置税减半政策看,虽然会损失一些购置税,但将获得更多的综合税收,对经济也将产生有利影响。”崔东树说。

崔东树还建议,新能源补贴政策不退坡,并加快新能源补贴拨付速度。

叶盛基认为,要结合近期汽车下乡政策,促进农用车转购轻型乘用车,以现金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纳入个税抵扣等多种形式,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增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