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 部分定存品种最高下调30个基点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于缓解中小银行负债压力,提升净息差;二是中小银行后续揽储压力或有所抬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称,调降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款品种利率。这是5月15日以来,商业银行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后,中小银行开启的新一轮存款“降息潮”。
此轮存款利率下调主要集中在1年至5年期定期存款,下调幅度集中在5个至30个基点之间,部分定期存款品种最高下调30个基点。
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5月29日至6月4日,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6月3日,喀什农商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公告”称,自今年6月6日起,将个人存款(整存整取)挂牌利率调整如下:一年期5万元、10万元、20万元起存利率分别为1.95%、2.05%、2.15%;三年期20万元起存利率为3.15%。
6月4日,喀什农商银行相关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调整前的个人存款一年期5万元、10万元、20万元起存利率分别为2%、2.1%、2.2%;三年期20万元起存利率为3.39%。对比6月6日施行的存款利率,这几类存款利率较此前下调5个至24个基点。
宜宾兴宜村镇银行5月31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存款利率的公告”显示,该行活期和部分定期存款品种均较此前下调,并于6月1日起执行。具体看,调整后活期存款利率为0.35%;整存整取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15%、2.7%、3.3%、3.7%;“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类的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为1.43%、1.69%、2.025%。
对比宜宾兴宜村镇银行5月15日发布的利率调整公告,该行6月1日起执行的整存整取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较此前下调10个、15个、20个、30个基点;“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下调17个、11个、2.5个基点。
内蒙古乌海银行公告称,自5月31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由原来的0.3%下调至0.25%。整存整取、3个月、半年、5年期储蓄存款执行利率分别由1.35%、1.62%、3%降至1.3%、1.55%、2.95%,下调幅度在5个至7个基点。
5月30日,深圳罗湖蓝海村镇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决定调整一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利率,自2023年5月31日起实行。调整后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2.15%、2.75%、3.40%、3.90%。而今年5月15日,该行曾公告执行的存款利率显示,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2.25%、2.85%、3.50%、4.00%。对比来看,5月31日起执行的新利率均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
除上述银行之外,据记者不完全梳理,近一周(5月29日至6月4日),蒙商银行、都江堰金都村镇银行、桐庐恒丰村镇银行、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交口融都村镇银行、大安惠民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亦发布了利率调整公告,下调了部分存款品种利率。
就下调存款利率的原因,多家银行在公告中提到,主要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等。
实际上,商业银行前不久已下调了两类存款利率。5月15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调了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此引发银行大面积下调两类存款执行利率。而近一周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主要集中在定期存款品种,其中村镇银行占多数。
中小银行负债压力进一步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于缓解中小银行负债压力,提升净息差;二是中小银行后续揽储压力或有所抬升。
从中小银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角度看,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对记者表示,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已收缩至历史低位水平。从负债端来看,银行负债成本相对刚性,净息差收窄压缩了银行利润空间。2023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水平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个基点、21个基点、10个基点、21个基点,均跌破2%。而要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一是提高生息资产利息收入,二是降低存款利率以压降计息负债成本。
从中小银行揽储的角度看,由于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揽储压力往往大于国有大行,此轮存款利率下调不利于揽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记者表示,与大型银行相比,公众对中小银行的认可度相对较低,中小银行在存款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中小银行要用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上浮上限,保持同类存款产品定价高于大行,防止出现存款流失的情况。
谭逸鸣表示,银行调降存款利率背景下,存款吸引力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和居民储蓄意愿。与此同时,存款利率下行,也能缓解此前的资金空转现象,一方面或助推银行理财规模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加储户消费和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