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有一个名为箭杆岭的小村落,位于延庆南部山区群山脚下。“箭杆岭”既是村名,也是山名,背后蕴含着有趣的历史文化。
箭杆岭村鸟瞰
(资料图片)
箭杆岭村基本情况
箭杆岭村位于延庆城区东南约12.6公里处,原属西二道河乡,2000年撤乡并镇,归属井庄镇。村域面积达722.293公顷。因由山中多个小村迁居而来,村属山林面积高达9611亩。村庄距110国道1公里,东南毗邻虎峪风景区和明十三陵,西南5公里便是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与八达岭、居庸关隔山相望。村东有龙王庙1座,为清代建筑,占地40余平方米。龙王庙旁有古榆树1棵,树龄500余年,为市一级保护古树。村中以王、郝、贺、赵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最盛时约200余人口,均为汉族。现户籍人口110余人,常住人口仅50人左右,老龄化突出。箭杆岭虽紧邻战略要冲,但因群山环抱,人迹罕至,车马难行,一直人口稀少,史料中难觅踪迹。
古榆树
近年来,京郊徒步运动逐渐兴起。因为丰富的山林资源,箭杆岭村开始为外人所知。经过徒步爱好者的开拓,箭杆岭已经成为热门徒步路线,山中的著名地标——一线天,已经是众多驴友心中的网红打卡地。另外,山中还有若干天然溪流和泉眼,多个奇石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2023年3月,延庆区发布“延庆东南山·九沟十八湾”乡村振兴品牌,箭杆岭村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九沟十八湾”建设首站,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京郊最大的塞外风情聚落。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箭杆岭地处塞外,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处,小村庄有大文化。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需要广泛地收集、整理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以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忘和消失,让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故事。
从“箭杆岭”地名由来说起
在全国范围内,共约有二十余处叫做箭杆岭的地名,大多处于长城内外和重要关隘处,有的是根据地形取名,有的是根据传说故事。深究起来,北京延庆的箭杆岭,其得名也有多种说法。
一是以制造箭杆得名。箭杆岭山中盛产白蜡树,白蜡杆是古代制造箭杆、枪棒的原材料。明朝时期,延庆地区是明朝疆土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处,战事频仍,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据村民世代相传,当时箭杆岭的山民就地取材,经常为前方的明军将士制造和供应箭杆,替代赋税。如今,箭杆岭山中仍生长着很多白蜡树,树枝坚硬笔直,削去树皮,就成了箭杆。然而,制造箭杆的传统盛于何时,村民的口述却不甚清楚。
二是蒙古语音译。根据《延庆地名志》所述,“箭杆岭”与大兴安岭、兴安岭等地名一样,是蒙古语、通古斯满语“金阿林”的音译,意为白色的山、山岭,是极冷的地方。延庆是蒙古人较早活动的地区,箭杆岭地处元代大都(北京)通往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的重要驿路——辇路侧近,元朝皇帝每年从大都到上都避暑,都走这条驿路。因此处气候较延庆城区更冷,山中常年被白雪覆盖,故称之为“金阿林”。根据乾隆七年《延庆县全图》,箭杆岭村当时标记为“蒋岭”,此为谬误。当时延庆地区满蒙人口众多,加之“箭杆岭”与“蒋岭”发音相近,很有可能是同一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这从侧面印证了蒙古语音译的说法。但这个结论也是推测而来,由于延庆留存的最早的地方志为明代所著,现有史料很难准确挖掘箭杆岭的地名由来。
三是传说故事。箭杆岭位于八达岭东北,深受长城文化、八达岭传说的影响。村西南山中有一处山峰,从西南-东北方向望去,山峰上有一月牙形缺口,不似天然形成。传说在北宋时期,杨家将镇守居庸关二十余年。一日,杨延昭带领亲兵出关勘察地形,立马关山,豪情满怀,引弓一箭,直上云霄,箭落时洞穿山石,留下了一个月牙缺口,落在山脚下平地上,此处由此得名“箭杆岭”。虽然是传说,却饱含着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情怀和坚韧不屈的长城文化。
箭杆岭何时建村,目前还查不到准确记载。从历史资料和村民口述可知,箭杆岭村大致经历了山中小村落逐步迁至山下建村的历史。这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村民战则进山,和则下山,这个过程跨越了自明代到改革开放后数百年的时光。根据前文所述,至少清乾隆年初就已有村。箭杆岭村口有一古榆树,树龄约519年,以常识推断,如果是村民所栽,恐怕村庄历史要追溯到明弘治年间了。《延庆地名志》中提到,箭杆岭“村取山名”,如果“箭杆岭”是蒙古语音译,推测其中历史脉络,应该是周遭山民陆续迁来山下定居时,将“金阿林”译为“箭杆岭”,村名遂定。至今,箭杆岭山中仍可见庙儿梁、涝滩、麻地等旧村遗址。
山中古村落遗址
箭杆岭的军事和骑射文化
明朝时期,箭杆岭处于九边重镇——宣府镇与蓟州镇交界处,是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抗的前线。箭杆岭先后分属宣府镇永宁卫和蓟州镇昌平卫,是横岭隘口的一部分。根据《四镇三关志》记载,早在永乐年间,横岭隘口下的庙儿梁、姜家梁、西核桃冲、东核桃冲便设有敌台,都属于现箭杆岭村的范围。这里常驻明军侦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墩军和夜不收。墩军主要以守警为主,夜不收负责哨探敌情、传递情报、烧荒、奇袭、劫营等任务。
《明实录·世宗实录》记载了驻箭杆岭夜不收参与的一次重要战役。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9月,蒙古哈哈赤部联合打来孙、那林台吉、文打赖、哈喇慎等七个部族合兵数万,准备突袭古北口入境抢掠。二十六日,“队长武士元带领夜不收专在箭杆岭拒守,并遣郝恕、吴真官等出边侦敌”,发现蒙古人在潮河川口(今密云区东北潮河关)外扎营,于是飞报蓟辽总督府,并携带火炮器具悄悄埋伏于蒙古营地四周。夜半时分,10余名夜不收齐点火炮,轰营惊扰至天明,蒙古兵大怒,集中兵力攻打古北口。由于事先得到警报,明军集结重兵,严阵以待。二十七日至十月一日间,蒙古军队累计发动110余次攻势均被打退,明军仅伤亡百余人。这是明中后期对游牧民族战役的一次重大胜利成果。战后,明军出边寻找牺牲的夜不收尸体,“会验得郝恕剜一目心坎一刀”,“吴真官剖腹仍剜二目”。此战后,明朝廷深感箭杆岭一线的战略重要性,可谓“极冲”之地,“宜于三岔、庙儿梁设兵备”,作为居庸关与古北口之间的重要兵力补充,负责侦缉以防敌人经此地偷袭京师。
崇祯十七年(1644)春节,李自成称帝,国号“大顺”,并率大军东征。三月攻克宣府,自宣府东进又克怀来后直逼八达岭下,准备进攻居庸关。因八达岭地势险要,防御严密,李自成久攻不破,遂分兵攻占柳沟,准备自柳沟绕过重兵布防的关沟防线,绕至居庸关南夹攻明军。起义军披荆斩棘沿深山前行,先后过沟沟崖、德胜口、虎峪、西梁、九仙庙,来到居庸关下。因明朝末年军备废弛,箭杆岭一线防守已撤去,敌台空置,李自成不废一兵一卒便陈兵居庸关下,八达岭守备余希祖诈降被杀,起义军长驱通过八达岭,进逼北京。
箭杆岭还有着浓郁的“马”文化。根据明嘉靖《隆庆志》记载,箭杆岭周遭的群山统称为马厂山,与南山东西相对。“马厂山在州城东南三十里,山围四面,西有红龙潭(在今孟家窑村西,遗址仍存),中有小村数处”。从“山围四面”来看,马厂山是一个比“箭杆岭”更大的地域概念。马厂山下,自井庄镇西二道河村南至莲花滩村这一片平坦的地带,叫做“马场川”,是延庆人约定俗成的地名,明代,这里专司战马的养殖和储备。到了清代,马场川各村落以冯家庙为中心,遍布着八旗贵族的皇庄,村民负责为他们养马、放马。箭杆岭村中赵姓至今保持着从小便骑马的家风。
今天,箭杆岭周遭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大量的军事用语。如去延庆,很多老人称之为“进州”“进卫”,小孩哭闹叫“闹营”,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长叫“扎营”“扎野”,起内部矛盾叫“窝反”,还有“把边了哨”(太靠边)等。箭杆岭山中有很多当地村民起的“土”名字,如核桃沟、猪头梁、燕子窝,外界毫无所知。遍查史书,居然能看到“核桃冲”“燕儿冲”这样惊人的相似地名,地名的解释也毫无二致。徒步经过核桃冲,虽然当年的敌台已经消失无踪,游客能看到数百年的核桃树,依然茂盛如初,结下的山核桃比普通核桃略小,颜色更深,味道更苦,向游客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
在中国大地上,有着许多像箭杆岭这样的小山村,人口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在史书上见不到太多痕迹,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也没有产生过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却也一样保留着独有的记忆和传承,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记住乡愁,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