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华夏热土,每一抔都有温度;凡人故事,每一段都藏甘苦。【中国梦365个故事】短片,深入到许多不为大家熟知的行业,采集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用365个故事,讲述365个中国梦。让我们通过这些动人的故事共同致敬那些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相关资料图)
冯家峪镇保峪岭的山坡上,一个个蜂箱内成千上万的蜜蜂们正在辛勤劳作。“这就是中华蜂,未来三年,我们这里的中华蜂种群规模计划达到3万群。”郭小力指着身边一排排蜂箱骄傲地说。郭小力是土生土长的密云人,25年前,为了密云水库的生态保护而举家搬迁;8年前,返乡创业养殖中华蜂,探索一条保水富民的发展新路。
中华蜂是我国特有的物种,20-30年代由于意大利蜂的批量引进,中华蜂几近灭绝。多年后,人们意识到中华蜂不仅能产出品质不同凡响的蜂蜜,而且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影响,于是开始着手保护中华蜂。那时北京地区的中华蜂只有40群,被国家列为濒危物种。
“中华蜂可以在7℃的情况下正常采蜜,而意大利蜂则需要12℃-13℃以上才能出来采蜜,因此中华蜂更能适应咱们当地的气候。我们这里很多树都是早春晚秋开花,还有些则是零零星星开花,这些植物都需要中华蜂来授粉,这是其他蜂种无法完成的。”郭小力说。
返乡创业的郭小力在技术理论学习和不断摸索实践当中逐渐认识到,养蜂与环境发展相辅相成,只有环境好了,才能把蜜蜂养好;蜜蜂养好,会让环境更好。
在密云区环保局、冯家峪镇政府的帮助下,冯家峪建成了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崖壁蜂场,悬挂了600个蜂箱。郭小力介绍说,由于中华蜂在深山中活动,设立崖壁蜂场,不仅是尊重中华蜂的习性,还减少了人类活动和野生动物的干扰,又更接近蜜源植物。
环境专家告诉郭小力,冯家峪山上有一种野菜,以前的花期是15天左右,随着中华蜂种群的扩大,现在花期延长到了1个月,这充分说明环境越来越好了。
蜂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带动效应也十分明显。密云年均生产普通蜂蜜320万公斤,巢蜜113万公斤,蜂王浆和蜂胶等19万公斤,蜂产品年产值近1.2亿元。
“一箱蜂,一亩田。”蜂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目前全区有蜂农2072户,蜂群11.5万群,蜂群总量占北京市的44%。依托蜜粉源植物资源,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养蜂实现“脱低致富”,养蜂脱低模式也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蜂盛蜜匀”已经是密云的金字招牌,围绕蜜蜂养殖,密云区在蜂蜜产品加工及其他生态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太师屯镇和白龙潭林场成功联合申报国家森林蜜蜂小镇,冯家峪镇举办“割蜜节”推进中华蜂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关蜜蜂授粉产业也正悄然发展。
2015年刚从事养蜂产业的时候,郭小力也想不到,如今能做这么大、这么多。
来源:中国梦365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