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现已建立以区级文化馆为总馆、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为分馆、以社区文化室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制。
石景山区文化馆总馆
石景山区文化馆以《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为指导,不断完善总分馆管理机制,形成统一管理制度。在全区九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分馆挂牌的基础上,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分馆建设,与区内文物单位、文化企业合建文化驿站,拓展更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相关资料图)
区文化馆发挥总馆职能,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加强文化活动配送、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培训以及演出器材设备调配等方面的统筹作用,因地制宜的指导文化馆分馆创新发展。在中国文化馆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上,石景山区作《以社会化运营为抓手推动地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发言。
全区各街道分馆在总馆资源支持下,主动探索、各展所能,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实践中的共建共享,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特色的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八宝山街道文化馆分馆:五个空间覆盖“全龄化”文化服务
八宝山街道文化馆分馆清明节诗歌朗诵会
八宝山街道文化馆分馆以“文化活动空间”“文化创意空间”“传统文化空间”“红色文化空间”“文化欣赏空间”为依托,用精彩的文化活动赋能基层治理,打通“社区文化最后一公里”,通过活动引导辖区内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让邻里关系更融洽,将“全龄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带给群众。
八宝山街道分馆不断挖掘辖区内百姓文化活动需求,每周定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传统文化活动、“你好,邻居”系列活动、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传统节假日主题活动等,活动形式多样,活动人群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年轻家庭等不同群体,同时培育了街道级骨干团队6支。
鲁谷街道文化馆分馆:培育“城市主理人”激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热情
鲁谷街道文化馆分馆社区文化节
鲁谷街道文化馆分馆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工作为主线,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化运营的新模式,不断发掘和培育具有较强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新奇创意的“城市主理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城市主理人”各项目为核心,2022年鲁谷街道文化馆分馆组织开展了绘画、听她说色彩故事、青年云上社交派对、社区音乐会、传统文化游园、社区文化节等12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2023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即兴戏剧演出、国宝再现-藏在《清明上河图》的秘密、心研·智慧沟通系列课程、美学课堂系列讲座等18场线上线下活动,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分馆培育的“城市主理人”模式先后在《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北京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老山街道文化馆分馆:“时光”品牌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老山街道文化馆分馆搞怪黏土画活动
老山街道文化馆分馆围绕“和美老山”打造“时光”品牌活动,主要包括“午憩时光”“亲子时光”“休闲时光”“科普课堂”等项目。通过定期播放经典和当代电影作品,组织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系列亲子活动,开展不同主题的科普课堂、沉浸式的体验活动以及科普养生直播课堂等,与居民共享文化盛宴,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3年老山街道文化馆分馆共开展90余场活动,服务5700多人次;文化活动被央视网、今日头条、搜狐、新浪等多家媒体报道,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金顶街街道文化馆分馆:“原创+经典”培育未成年文艺爱好者
金顶街街道文化馆分馆拼盘音乐会
金顶街街道文化馆分馆致力于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打造独特的地域特色,不断发掘和培育辖区内未成年文艺爱好者。与金顶街第二小学和北京第九中学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拼盘音乐会”活动。音乐会曲目“原创+经典”相结合,既有原创作品展示青少年创作才华,也有经典曲目演绎传统艺术之美。在表演形式上,活动注重差异化和互动性,不仅有独奏、合奏、合唱等传统形式,还设置了即兴创作和互动表演环节,使观众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其中。
金顶街街道文化馆分馆组织的系列活动给未成年人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居民对艺术的欣赏和学习热情,也为金顶街地区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广宁街道文化馆分馆:“玩转国风”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
广宁街道文化馆分馆非遗风筝活动
广宁街道文化馆分馆在区文化馆总馆指导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向上向善力量,打造“玩转国风”活动品牌。通过每周举办一次非遗主题活动,将冬奥元素与非遗手工巧妙结合,开展了团扇DIY、藤编小花篮、泥塑蝴蝶等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使居民近距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冬奥文化,营造浓郁的和谐社区氛围。广宁街道文化馆分馆还充分利用辖区内冬奥城市文化广场等优势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文艺演出等相结合,用更多的展现形式弘扬传统文化,“玩转国风”。
下一步,广宁街道文化馆分馆将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形式,为居民提供更贴心,更全面的文化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苹果园街道文化馆分馆:加强总分馆联动,引进资源“送福到家”
苹果园街道文化馆分馆“送福到家”系列活动
苹果园街道文化馆分馆,积极与总馆联动,引进优质资源,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新样板,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更为丰富、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内容包括“送福到家”公益文化活动及传统文化系列手工活动。社区居民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歌曲、快板、魔术、杂技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文化馆总分馆联动为社区居民送上寓意着吉祥与如意的福字,将祝愿送进千家万户。
此外,苹果园街道文化馆分馆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包括串珠、面塑、绒花、绳结、手工扎染及藤编活动,让辖区居民近距离了解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了解传统手工艺的文化魅力,以实际行动让传统文化扎根社区。
古城街道文化馆分馆:多样文化活动打造家门口的“生活美学”
古城街道文化馆分馆生活美学系列艺术培训
古城街道文化馆分馆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文化馆总分馆制,与区文化馆建立上下联通合作,承接区文化馆优质服务,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2023年共承接区文化馆活动与演出5场次,春节前夕区文化馆组织书法家、文艺演出团队,到古城街道文化馆分馆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为古城街道居民送来了新春对联和福字,也送来了满满的新春祝福,深受居民的喜爱。此外,分馆还承接区文化馆的非遗藤编花篮,非遗面塑,立体灯笼,五谷画等活动,均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古城街道文化馆分馆发挥自身社会化运营优势,自主策划了一系列艺术培训、阅读活动、文艺演出等精彩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五里坨街道文化馆分馆:“坨里有戏”弘扬国粹
五里坨街道文化馆分馆“坨里有戏”京剧暑期托管班
五里坨街道文化馆分馆组织开展“坨里有戏”品牌活动,连年举办文化夏令营、托管班。从娃娃抓起,掀起辖区内青少年学戏曲、品传统的热潮。孩子们不仅亲身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了解国粹京剧的深厚底蕴,也丰富了暑假生活。活动获《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此外,五里坨文化馆分馆举办的“邮票上的党史”“邮票上的冬奥”等展览,通过文化墙、宣传册等线上线下方式,在社区、学校、军营展览近百场,市区领导多次到场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连续5年举办的“百姓舞台,大家春晚”成为石景山区最负盛名的民间春晚,节目被北京电视台、石景山区电视台选中通过网络春晚进行展示。
八角街道文化馆分馆:策划精品活动,传承非遗之美
八角街道文化馆分馆国潮节团扇制作活动
八角街道文化馆分馆策划的“国潮文化节暨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国潮风范·清明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获得了居民认可和好评,成为八角街道特色品牌活动之一。活动分为“体验汉服之美,感受华夏文化的力量”“古风之韵,制‘扇’至美”“情暖八角,花灯璀璨”、自制软糯青团、投壶、射箭、礼仪、打花棍、非遗剪纸以及国风模特秀等章节,呈现了一场“国潮范儿”与“烟火气”的文化盛宴。
一盏盏精致温暖的国风灯笼,满载着大家对国风国潮的情怀;一把把团扇,寄托着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一个个手包青团,传递着清明节的民俗文化······居民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项目,了解了传统文化内涵,在家门口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石景山区统筹协调、不断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总分馆资源联动成效显著,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下一步,石景山区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发挥总分馆制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更具文化内涵、人文关怀、服务效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来源:区文旅局左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