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周六
在这个本该放松的周末
【资料图】
由于台风“杜苏芮”的到来
很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关注着雨情变化
“降雨云团有些许变动”
“强降雨根据实时云团建议调整为50-80毫米”
六名工作人员
依次地坐在单位
不断敲击的键盘声伴随着一道道指令此起彼伏
警报声、电话音
像是在为他们辛勤的工作伴奏
29日上午10时
他们进入I级应急响应状态
班子领导成员全部到岗
24小时在单位坐班
几名同志轮班吃饭
参加各级调度会商
时刻紧盯雷达回波移动发展趋势
6:30、8:00、11:00、15:15
按照惯例
气象局每天要召开四次气象会商
但29日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半
主题会商、各种调度……
开了不下十次
上午9:29
早间会商后
工作人员开始制作会商天气情况
与区应急办电话沟通
对区各委办局、各镇街进行提醒提示
并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报告
局领导即刻向区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通报情况
上午11:16
发布重要天气报告
不断更新降雨云团图及走向
11:45
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12:05
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我们气象局既是人民的眼睛,也像一名哨兵,紧盯风云变幻。我们单位人少,经常要分兵把守,前半夜后半夜都要有人时刻盯着,关注雨情变化。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需要广泛地传播,希望媒体广泛传播,我们想让大家更及时地看到气象信息,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区气象局局长张宏基如是说。
15时
气象风险预警再次升级
“本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且涉及7个镇及多个危险村,考虑到百姓安全,已达到发布山洪灾害橙色风险预警要求。”
经与区水务局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沟通确定
16:30
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风险橙色预警
18:00
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
“本次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量大、极端性强,我们必须跟踪监测,由于天气系统的演变,要随时更新气象预报结论,并在最后告知大家。”区气象局副局长焦文红说道。
会商还在陆续召开
一轮又一轮的奋战不断进行
“北京市气象局于17:30分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市气象局也对昌平降雨范围较上午之前进行了范围扩大,针对昌平监测台降雨情况,我们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对局地降雨量请示市局首席气象专家,看看调整是否合适?”张宏基一边要求工作人员核实,一边向上级请示。
气象局工作人员张建丽随即拨通了市气象台电话,咨询首席气象专家,得到肯定答案后,马上进行信息重组汇总,形成预警信息并进行发布。
18:30
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张宏基介绍说,“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每天的基本工作,尤其是强降雨来临时,时间紧、任务重,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由于发布的信息需要上传到短时临近天气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上,要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毫无差错,我们努力做到认真再认真。此外,所有人都要身兼数职,像我们法制科科长孟麟一会就要兼职司机和清理员的工作,前往辖区各处气象监测点,清理自动称重传感器里面积水和脏物。”
除了会商和时刻监测云团走向
气象局还承担着观测工作
他们要对温度、湿度、
气压、风向风速、降水等
气象六要素以及0cm地温、
草温、深浅层地温等常规观测
并负责酸雨、花粉等特种观测
“走,要去给几个区域自动站称重传感器通通水了。”29日下午,区气象局副局长卓连根与法制科科长孟麟开车前往十三陵镇开展通水工作。在开车行驶的路上,孟科长谈到,气象业务值班的同志上班时间是早八点到第二天早八点,中间最难熬的就是夜里,大雨期间,一整夜不能睡觉的情况经常发生,他们需要始终坚守在一线,随时做好跟踪服务。这项工作仿佛早已刻进了他们的DNA里。
“我们要定期维护区域自动站称重传感器,全力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因为这个称重降水最多能称400毫米的降水,前些天我区已经出现过大的降水了,所以里面有很多积水,因为这次降水过程较长,为避免降水数据发生误差,所以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去对称重降水站进行抽水作业。全区有4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都需要我们进行巡查维护。”卓连根副局长介绍。
气象台的张建丽、孙卓然两位同志
正在去清扫国家气象观测场的
酸雨自动观测系统
“翻斗式降水传感器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清扫,
防止里面有飞虫导致堵塞。”
张建丽说道
昌平气象信息服务与科普群里
云图、降雨量、天气预报不断更新
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城市内涝风险预警
不断升级
23:30左右
媒体发布消息
本市防汛红色预警响应启动
夜已深
一场与大暴雨的战争即将真正打响
而他们
注定一夜不眠
张宏基说
“明天和后天才是最要劲儿的!
我们要打起12分精神来做好哨兵
昌平气象人
始终坚守在防灾减灾一线
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把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降到最低
守护昌平的昌盛平安”
通讯员丨姚佳琪;记者 编辑丨许健;责任编辑丨天一;值班主编丨兰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