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为丰富我区食用菌品种,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日前,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开展食用菌试点工作,并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支持下提升改造智能系统,助力木耳品质和产量大幅度提升。

走进南口镇红泥乐农场日光温室,一朵朵雪白如玉的玉木耳在菌棒上簇拥生长,甚是喜人。菌棒密密麻麻,或悬挂在半空,或摆放在架子上。现如今,经过40余天的精心培育,玉木耳已进入出耳盛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享受丰收的喜悦。

“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今年给我们引进了新品种,还定期上门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像玉木耳的品种是市场消费者较受欢迎的品种,玉木耳比黑木耳的品质也更好。”北京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静告诉记者。

玉木耳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食用菌,生长环境对温室里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都有较高的要求。基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食用菌自身栽培的特殊性,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集成新风、水冷空调降温、超声加湿、补光、控制等智能系统,使环境参数实现远程电脑控制和自动运行,有效提升了食用菌生产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我们今年种植了黑木耳和玉木耳两种,分别种了两个棚,每个棚是400平方米,这些木耳的售价在14到18块钱/斤,木耳的产量也高,一个菌棒大概能产一斤半到两斤左右。”陈静说。

“今年,我们在南口镇、流村镇、阳坊镇等开展了食用菌的试点工作,在栽培方式上我们引入了架式栽培,解决了菌棒水平码放受水不均的问题。还引入了吊式栽培,采用塑料编制网将菌棒吊在栽培架上,水分控制和耳片受光更加均匀,菌棒周身出耳,木耳产量得到了大大提高。”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康勇表示,接下来,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将继续推进食用菌的智能化生产技术,提升农户的食用菌生产水平,让新北京、新农业、新农人得以展现,助力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图文/王宇崎 祝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