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北京的几千条胡同中,有一条临近皇城的南北向胡同——南锣鼓巷,因与东、西两侧的胡同相连而形似蜈蚣,又被人们称作蜈蚣街。至今,这片街区还保持着元大都城坊巷的规制,是北京老城胡同的典型代表。

“蜈蚣”源自坊巷制


(相关资料图)

“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这是《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元大都城的描述。他笔下的元大都城街道笔直,如同棋盘一般横平竖直,形成坊巷。

坊巷就是一种整齐划一的规制。《析津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

建成后的大都城,前面是皇城,后面是居住区与市场。居住区被划分成 49个方方正正的“社区”,称为坊。每个坊又由若干条胡同区分为“单元”。如此一来,就形成了马可·波罗笔下的“棋盘”。想来他是站在高处俯瞰的时候,认为坊是格,而街巷与胡同是线。

南锣鼓巷属于昭回坊,位于元大都的中心区域。到了明代,南锣鼓巷成为昭回坊和靖恭坊的分界线。直至今日,这里仍保持着以南锣鼓巷为主干,东、西两侧各8条平行相对的胡同布局。

1938年北京市街地图上的南锣鼓巷(北京市方志馆供图)

南锣鼓巷看似笔直,但地势中间高,南北低。综观南锣鼓巷一带,很像一口倒扣的锅,中间高,四周低,其相对的各条胡同则像锅边的把手。因此,南锣鼓巷在明代又被戏称为罗锅巷。

传说清代乾隆年间,罗锅巷与大学士刘墉“刘罗锅”的外号犯冲,并且乾隆帝觉得罗锅巷名字过于庸俗,于是刘墉灵机一动,取其谐音改称“锣鼓巷”。更有趣的是,俯瞰南锣鼓巷,它的东西两侧共16条胡同排列有序,远远看去,仿佛一条巨大的蜈蚣静卧于此,因此它也被称为蜈蚣巷。

一条“蜈蚣”八对脚

南锣鼓巷从南至北,东侧的八条胡同分别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侧的八条胡同分别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这些胡同的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元朝时的名称已不可考。

有些胡同因胡同内的建筑而得名。比如福祥胡同内有个福祥寺,福祥寺是一位姓武的太监为明英宗祝寿而修建的。胡同内曾住有抗日将军王树常。蓑衣胡同内曾有座裟衣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任曾在此居住。还有因圆恩寺而得名的前圆恩寺胡同和后圆恩寺胡同。

北兵马司胡同因明代的北城兵马司而得名。兵马司在明代负责治安管理和抓捕罪犯的同时还要清扫街道,负责灭火,管理商贩。清乾隆时称兵马司胡同,现在的中央戏剧学院就在这条胡同内。

有些胡同因谐音而得名。比如黑芝麻胡同在明代被称为何纸马胡同。明代道教盛行,人们常常用纸马来祭祀鬼神。传说黑芝麻胡同里有一位姓何的人,以糊纸马为生,因此被称为“何纸马”,后谐音改为“黑芝麻”。胡同内有清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奎俊的府邸。前鼓楼苑胡同因明代有一所养济院而被称为孤老儿院胡同,因为“鼓楼”与“孤老”谐音,并且胡同临近鼓楼,清乾隆年间改称前鼓楼院,宣统时期又改名前鼓楼苑。

有些胡同名称从明代至今未改,比如炒豆胡同和帽儿胡同。帽儿胡同里原来有文昌宫、斗姥宫、显佑宫等道教建筑,现在已找寻不到它们的痕迹,但清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的“可园”、北洋军阀冯国璋居所、“末代皇后”婉容故居、文昌帝君庙、清代步军统领衙门等都保留至今。

有些胡同经过多次改名。如菊儿胡同在明代叫局儿胡同,清乾隆时称橘儿胡同,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除了有清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荣禄府邸外,传说菊儿胡同内曾经还有一座寺庙,庙里的开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板厂胡同在清乾隆时称板肠胡同,宣统时称板厂胡同。景阳胡同在明代称宣家井,清代改名井儿胡同,后因重名改为了景阳胡同。沙井胡同在清宣统前叫沙家胡同。雨儿胡同在明代称雨笼胡同。棉花胡同因重名改为东棉花胡同。

幽幽小巷府邸多

南锣鼓巷地区的胡同内,有不同类型的四合院门楼,因为这里在明清时期一直是达官显贵聚居之所,王府豪宅数不胜数,见证了几代王朝的兴衰。

“兵败松山一怆神,可怜已似楚囚身。朱门今日只余恨,忍死偷生作贰臣。”这是清朝很多人对洪承畴的评价。洪承畴是明代的蓟辽总督,崇祯八年(1635)松山之战兵败被俘后降清,并屡立战功。清廷对洪承畴恩遇礼厚,加封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府邸就在南锣鼓巷59号。

炒豆胡同77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看似是两座分隔的院子,实际曾经相连,并住过一位响当当的晚清人物——著名的“僧王”僧格林沁。他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他是清末名将,多次参与抵抗英法联军入侵的战斗,军功卓著,特别是在咸丰九年(1859)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重伤英军海军司令何伯,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僧格林沁府规模很大,几乎占了一整条街。此外,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也曾居住于此。1974年,他搬到后圆恩寺胡同13号居住,直到1981年病逝。院内影壁上镶嵌着邓颖超于1982年题写的“茅盾故居”四字。1986年,在前院增立了一尊汉白玉雕成的茅盾先生半身像,以纪念这位现代文学巨匠。

700多年来,南锣鼓巷地区俨然成了一座历史的舞台。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了历史的浓厚色彩,堆积了层层叠叠的历史记忆,向人们不断展现着老北京的过往,为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