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23日,北京有两家达到开放要求的“类博物馆”正式挂牌开放,分别是“半壁店村史馆”和“北京宏音斋笙文化博物馆”。至此,北京的“类博物馆”达到8家。
半壁店村史馆,占地面积932平方米,共有藏品486件(套),馆内设置了序厅、千年古村篇、复兴之路篇和美好明天篇四个篇章,通过数字沙盘、幻影成像、弧幕投影、全息投影及视频放映,以记忆、印象、历程、繁荣、展望等方式来展现各个自然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半壁店村史馆是传播半壁店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该馆的展览展示可以让观众更多地了解半壁店村史。
宏音斋笙文化博物馆,位于昌平城区,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景馨创办,馆内分为三层,展厅面积400平米,藏品数量320件(套),包括宫廷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及现代乐器等,展现了中国民族管乐器的发展历程。
如何理解“类博物馆”?时间回到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首次提出“博物馆之城”的概念。三年来,北京的博物馆之城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年底,本市共有备案博物馆215家,年均接待观众量超过5000万人次。而除这些备案博物馆外,北京还存在大量具有部分博物馆收藏、展示、教育功能的场馆,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民办场馆,各办馆主体均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发挥社教职能。推动这类场馆对社会有序开放,对于激发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丰富博物馆门类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5月,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图片提供/北京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