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12日,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讲师们来到北京市少年宫多功能厅,为100名来自北京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进行了校园急救技能培训。大家现场学习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创伤大出血现场止血等校园必备急救技能。据了解,按照北京急救中心的计划,到今年年底,将有累计超过30万高风险岗位人员接受急救技能培训。

“当意外发生时,公众在第一时间对现场急危重伤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急救,是构建急救生存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陈志介绍,在120急救专家的持续呼吁下,教育部等五部门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急救教育,通过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培训讲师队伍等措施,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目前,有关应急救护的知识与技能已经全面纳入到了国家课程和教材建设,急救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相应学科中落实。

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介绍,“青少年是伤害高发人群,学校是应急设备配置、急救知识普及的重点场所。”目前本市大中小学校已基本实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未来应急能力的配置还将不断提升。同时,120急救大课堂已在和平门幼儿园、育民小学、三帆中学、北京大学等7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急救培训,累计培训教职员工、学生2万人。今年将继续在40所大中小学和50个其他公共场所,对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规范化急救培训。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编辑:叶进春

责编:徐悦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