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乘坐地铁十三号线时,会路过一个叫大钟寺的站点,这个站点就因大钟寺而得名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大钟寺本为皇家佛教寺庙,于1985年建立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四百多件。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寺里的永乐大钟。
这口大钟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铸于明朝的永乐年间,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足足有四十二吨重,被称为北京“钟王”。大钟通高约七米,钟口直径约3.3米,钟唇厚度220毫米。钟身内外铸满佛经,总计二十二万七千多字,书体为楷书,相传为当时的书法名家沈度手笔。大钟以铜为主,是采用无模铸造法一次铸成的,没有磨削加工的痕迹,堪称奇迹!
关于这口大钟的来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说法与一个“舍身救父”的孝女有关。
相传,在明朝的永乐年间,皇帝下令铸造一口大钟,并且提出这口大钟的钟声一定要声传百里。皇帝的这个要求可难坏了众工匠和监造官,不少人因为造不出符合皇帝要求的钟而丢了性命。
在上一任监造官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砍头后,新一任监造官上任了。这名监造官姓杨,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心情非常沉重,一想到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被砍头,就愁眉不展、郁闷万分。他每天下工回家后,都在家中唉声叹气。与他相依为命的女儿看到父亲那愁眉不展的样子,心里非常心疼,就想着为父亲分担一些压力。小小年纪的她哪能想出什么办法?
她苦苦思索了好几天,突然想起早先从邻居那里听说过的一个少女为父解愁而以身殉剑的故事,就灵机一动,想着效仿这名少女为父解忧,兴许能有用。
就在大钟即将铸造成功的那天,她悄悄地跟在父亲身后,来到了铸造大钟的地方。趁着父亲不注意,纵身跳向滚烫的铜汁之中。父亲扭头看到女儿纵身起跳的身影,便想拉住她,可哪里还来得及?慌乱之中,他只抓住了女儿的一只鞋。
看到女儿跳进了滚烫的铜汁中,杨监造官知道女儿必死无疑。他虽然悲痛万分,但也理解了女儿的良苦用心,便强忍着悲痛,指挥工匠们开炉铸钟。大钟很快便铸好,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口大钟竟然完全符合皇帝的要求,敲击一下,声音悦耳悠扬,百里之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过在钟声的尾音,却有一丝“鞋”的声音。周围的工匠们都说,这是杨监造官的女儿在向父亲要鞋子。
北京大钟寺
这个凄美的故事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可以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这反应了这口大钟悠久的历史和带给世人的震撼,以至于被赋予这样的传说故事!
中国的传说故事有很多,还有很多故事被搬上了舞台。例如今天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笑动剧场》栏目即将播出的相声《山东二黄》,就是根据京剧《桑园会——秋胡戏妻》这个故事改编的。敬请锁定今日18:00《笑动剧场》栏目,一起来看王政、李金斗合说的这个相声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