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雪微)青少年是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群体,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强化有组织阅读的领导力量,统筹盘活各方优质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书香优势。春季学期开始后,北京的很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暖风和煦,绿上枝头,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清晨,清华附小三年级的一个班级里,传来朗朗诵读声。学校自编了诵读校本教材《成志读本》,读本里收纳了从古至今很多诗词名篇,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开展诵读活动。
【资料图】
读书活动迸发价值和生命力的关键还在于有组织的阅读,在清华附小小手拉大手阅读活动中,高年级的同学踊跃报名,为低年级学弟学妹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主题故事会。台上,学姐讲得动听,台下学弟学妹们听得认真。当天的主讲人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为了让故事讲起来更生动,她会提前做足功课:“我会先去把这个故事多读几遍,去了解这故事内容,然后再去给低年级讲,这样讲的时候能更深入一点。讲的过程中,我也会对英语阅读更有兴趣。”
怎么能让小学生更早一点接触经典名家作品?学校选用了绘制精美的名家作品绘本,开设了阅读课,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绘本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在鲁迅作品《风筝》的阅读课中,学生们在精美图画中领悟着作者的情感,进而产生思考。清华附小语文教师焦玫介绍:“学校一直都有绘本课,五六年级上的绘本课一般都是经典名篇改编的绘本,通过画面的布局 ,通过画面中的小细节,通过光影色调帮助他们来理解故事的主题。”
“最近这段时间读过的一些文学大家的名著,包括朱自清《背影》绘本,从绘本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欢离合,懂得了一些道理。”学生说。
当前,北京市还形成了通过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引领读书活动的机制,如重点关注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情境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等。在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九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寻京韵印象,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收集。学生们以中轴线为线索,选择中轴线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开展相关收集,活动的过程中开展讨论交流,不仅提升了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通过大量文本阅读,探寻京韵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继而传承和发扬。根据嘉铭全学科阅读的思想,通过广泛地阅读,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学科赋予我们的一种精神内涵,还有一种知识的外延。”陈经纶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表示。
而在北京景山学校高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授课教师张亚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本社会学著作,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从书中大量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入手,感受作者对乡土社会特征的描述,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精髓。张亚楠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按照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一个讲解,她说:“《乡土中国》这本书它文字量大,有七万多字,在前期指导时布置了大量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实际的任务和体验当中开展阅读。”
本市各校还实施有组织阅读的创新举措,大中小幼协同推进,整体构建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后、教室内和教室外以及跨年级跨学科,个人和集体、线上和线下、伙伴互助、社区小组、亲子互动等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环境,不断创设阅读新场景,点亮阅读新赛道。
同时,各学校还优化供给内容,进一步细化阅读类型、注重场景化体验式阅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长篇大部头书籍在图书馆中阅读;科技类、常识类的书籍在阅览室、楼道中阅读;工具类、辅助类的书籍放在教室中方便学生以及各个学科的老师随时自主查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身阅读,终身成长,要让孩子们在读书中获得知行合一的成长力量,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教育部的整体部署,结合不同学段特点落实工作举措,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让青少年读书活动在京华大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