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桥下空间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即将于今年4月开工,利用桥下空间织补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
桥下空间将怎么变?如何让城市“角落”发挥功能、焕发生机?将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由“灰”转“靓”?一起来看看吧——
永引堤岸再添“新景”
(资料图片)
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地处西五环(石景山段),南邻永定河引水渠,西侧与永引渠水系景观提升二期工程相呼应。
项目总建设面积12310平方米。通过合理的功能设置和节点布局,增设公共体育设施、儿童活动设施、城市家具等,通过对桥下休憩空间复合利用和功能优化,因地制宜打造充满活力的便民开放空间。
▲鸟瞰图
滨水桥下“别有洞天”
项目设计前期,充分调研周边居民日常需求,通过运动、游乐、休闲功能的提升,满足全年龄段差异性需求,以促进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为理念,划分了“七大功能区”,突出“6个设计亮点”,力争打造石景山最美滨水桥下空间。
亮点一:点亮空间
将城市桥下闲置的“灰色”消极空间华丽转身为活力、运动的“色彩”积极空间,点亮桥下滨水空间。
亮点二:全龄友好
打造“全年龄段友好”型空间,通过合理的功能设置和节点布局,让居民可以在此休憩畅谈、游乐遛娃、聚会交友,享受城市喧嚣中的些许宁静。
亮点三:全民健身
积极推动市民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倡导健康生活,助力健康城市发展。
亮点四:复合利用
推动实现有限城市空间的合理、高效、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嵌入多种功能,让桥下消极空间成为市民休闲、游憩、运动的多元空间。
亮点五:错位“互补”
打造成永引渠景观带线型空间上一处难得的荫蔽空间,在烈日和阴雨等天气中,为居民提供户外公共场所,形成空间功能上的“互补共赢”。
亮点六:绿色友好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太阳能补给照明等节能环保技术,倡导生态文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用心装扮城市家园
桥下空间不再是“隐秘的角落”
让我们期待
“灰”空间“绘制”成缤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