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万平方公里的京畿大地上,一组数据引人探寻——2015年以来,北京企业对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企业投资次数累计超3.2万次,投资额超1.6万亿元;去年北京企业对“通勤圈”“产业圈”投资次数均为2015年的2倍,对“功能圈”投资次数也达到1.5倍。
数字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群众的获得感“多起来”,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产业对接由转移承接转向产业链合作
不久前,一批原产于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的产品运抵大兴机场综保区。满载货物的车辆缓缓驶入通道,系统自动识别车牌、核对备案信息,抬杆放行,全程用时不到1分钟。随着这批总价约5600万元的货物入区,大兴机场综保区首年进出口货值超过3.55亿元。
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目前注册企业超百家。这正是京津冀产业互动的缩影。“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由‘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这样的故事接连上演: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签约北京项目465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过4000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
企业往来越来越频繁,直接带动了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签订《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及商事制度、政务服务等5个重点领域子协议。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231个事项实现京津冀线上通办。
两翼齐飞打造北京发展新骨架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天安门向南100余公里,河北雄安新区——两座“未来之城”因协同发展而握手,两翼齐飞,打造北京发展新的骨架。
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主体工程完工,今年将建成投用;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完成结构总工程量50%,东六环入地改造西线隧道首段贯通;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迎客,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张家湾设计小镇、运河商务区分别注册企业382家、1.97万家……过去9年,城市副中心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高质量的发展也将在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之间实现。两地区域内已建成对接道路10条、跨潮白河桥梁5座;潮白河大桥北京段、河北段已于去年年底同步开工;轨道交通22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北三县至北京国贸地区通勤定制快巴试点开通。肉眼看得见的是交通大动脉,看不见的是产业协作的链条。本市积极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布局,2019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1080亿元。
目光再投向雄安新区。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3所学校、1所综合医院,建成后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3所学校项目已全部建成交付,医院计划今年9月竣工交付。
此外,17家市管国企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1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城市运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京雄高速北京段六环至市界段完工通车,今年将全线通车,京雄直联直通的交通体系初步成形。”相关负责人说。
三地百姓共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北京医生的号!”不久前,张家口市民顾先生在当地医院看病发现,医生来自北京。这源于京张两地医院的合作交流,带动当地医疗水平提升。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年来,北京积极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延伸,成立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累计实施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
与此同时,5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6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省市313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京津冀48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55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备受老百姓关注的生态环境治理也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2022年北京PM 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66.5%;交通互联互通由“走得了”向“走得快”转变,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九年来
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快上车!
让我们一起回顾9年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