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繁荣发展首都文化、城市更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资料图片)
发布会上提到了
很多涉及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数字,
以及
很多值得关注的未来亮点,
非常振奋人心!
我们梳理了一些关键词和重要数字,
带您一起“数读”首都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自然》集团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北京均位列第三,标明北京已经进入全球创新型城市前列。
2、2022年,北京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基础研究占比16%左右,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全国第一。
3、2022年新增上市公司61家、累计780家,独角兽企业102家、潜力独角兽企业143家,持续领跑全国。
4、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2.21%。
5、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8.6万亿元。
6、12家重点实验室入选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60%。
7、研发“天工”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创造量子直接通信距离100公里的世界纪录。
8、在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全球最强的视觉基础开源模型EVA,在10亿参数级别上实现性能最优。
9、在医药健康领域,全球首创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
10、搭建国内第一条8英寸硅光量产工艺线。
11、200多项新技术在北京冬奥会应用,科技成为冬奥会一大亮点。
关键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1、国际知名度方面,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连续10年居全球城市榜首。跨国公司总部累计认定超210家。
2、消费繁荣度方面,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39.6%,再创历史新高。
3、商业活跃度方面,新引进首店812家,居全国前列。
4、离境退税商店1017家,居全国城市首位。
5、消费舒适度方面,各区新建或改造提升540个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社区便民商业网点超11万个。
6、到达便利度方面,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148公里,居全国城市首位。
7、2023年,将继续加快推动京西大悦城、通州远洋乐堤港、富力广场等项目落地,计划完成崇文门、朝青等重点商圈品质提升。
8、全市将培育29个城市消费中心,其中更新提升型17个,新增培育型12个。培育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其中更新提升型37个,新增培育型47个。
关键词
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1、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2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拉动全市GDP现价增速1.6个百分点;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6%,占数字经济总量的57%,接近全市经济的四分之一。
2、截至2022年11月底,千兆固网累计接入129.6万用户,建成5G基站7.5万个,万人5G基站数、算力规模指数、卫星互联网集聚企业数量、商业卫星数量等均领先全国。
3、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城市级5G+8K立体播放体系,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和顶级节点指挥运营中心,接入二级节点和主动标识数量居全国首位。
4、全球数字经济百强榜单中,上榜企业8家,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2021年我市数字经济收入千亿级企业5家、百亿级企业58家、十亿级企业386家,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贡献达80%。
5、发布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场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数据集。成立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发布首份数据资产评估报告,落地全国首笔千万级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贷款。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1、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的170余项任务扎实推进。
2、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以“交钥匙”方式支持建设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已经全部建成交付,今年9月将迎来开学,医院项目今年也将竣工,将进一步提升雄安新区承载力。同时,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些标志性项目取得明显进展。
3、三地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达90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100亿元。
4、推动66项改革任务,实现企业开办、公积金、社保等242项事项线上“京津冀”通办和116个事项线上“跨省通办”,发布4批179项京津冀自贸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切实让身在异地的企业群众办事少跑动。
5、三地开展协同执法,共享食品安全监测信息4万余批次,协同开展风险排查30余批次,共同守护三地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关键词
优化营商环境
1、目前,在京设立各类市场主体都实现了“一网通办、一天办结”,已有约86万家市场主体网上办理拿到营业执照,“全程网办”率超95%。2022年,本市新设市场主体27.1万户,同比增长5.3%。
2、2022年,北京市着力以更优质高效服务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运用,全市专利授权量20.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国第一。
3、目前,68个市级部门和16区、经济开发区全部入驻市政务服务网,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98%以上实现“网上办”,1100余项事项“掌上办”。2022年,全年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达到7320万,同比增长13.1%。
关键词
推进城市更新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
1、2022年,超额完成核心区平房(院落)2200户申请式退租和1200户修缮任务目标。恢复了胡同、院落与街区的传统风貌,留住了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
2、2022年,全市已启动危旧房改造(含简易楼腾退)约20.86万平方米,实现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330个小区、新完工205个小区。共新确认592个小区纳入改造计划,为今年改造工作做好了项目储备。
3、居民关注的老楼加装电梯方面,已实现新开工1326部,完工467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4、在昌平回天地区持续探索超大社区精细化治理,打造“中央共享花园”,营造融合开放的城市绿洲,计划今年5月正式对外亮相。
关键词
疏解非首都功能
1、2022年疏解提升一般制造业166家,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000余家、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640个,动物园批发市场已成功转型为金科新区,已有161家金融科技企业入驻,注册资本金超1100亿元。
2、大红门地区彻底告别服装商贸业态,规划建设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一期已正式开园。核心区持续“降密提质”,前门旅游集散中心完成外迁,重现“月亮湾”历史风貌。
3、海淀、丰台等8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设2.4亿平方米。
4、积极推进拆违腾退土地有效利用,因地制宜实施“留白增绿”,2022年近1000公顷腾退土地实现绿化,累计达到8800余公顷,相当于新增13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5、2022年,建设便民网点540个,养老助餐服务覆盖小区超过4600个。
6、民意调查显示,从2017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民对疏整促工作满意度从2017年的92.9%上升至2021年的97.8%,连续五年稳步提升。
关键词
繁荣发展首都文化
1、成功创办首届北京文化论坛。500余位嘉宾深入对话、激扬思想,亮出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崭新名片。
2、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展现文艺新姿,“会馆有戏”走进颜料会馆、正乙祠等8家会馆,推出近百场“小而美”的精彩演出。
3、成功举办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全市实体书店数量已超过2100 家。持续打造“博物馆之城”,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展览活动400 余项。
4、冬奥会开闭幕式惊艳世界,赛会期间策划开展城市文化活动2.31万场,彰显了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浓郁文化氛围。
5、即将到来的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将有8个板块1700余项1万余场活动。万场活动中包括244台1687场高品质演出,包括80多项传统庙会和游园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影视和网络视听活动、展览展示活动、文旅消费活动、群众文化活动。
来源:BRTV新闻(记者:田刚 高长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