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北的老旧村落到聚集央企科研中心的创新基地,再到面积扩容、宜居宜业的科学新城,昌平未来科学城正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之一。先进能源、生命科学两大战略性、前瞻性产业成为支撑这座科学新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科技赋能产业集聚,昌平正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开放引领


【资料图】

“两谷一园”形成创新发展格局

2022年9月,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举办,18个能源领域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昌平;2022年11月,2022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举办,26个医药健康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昌平;沙河高教园获批建设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等3个国家级平台,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实施;谋划清华科学城,已初步形成规划方案;北大新工科4个学院入驻昌平新校区……一连串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昌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位于“能源谷”的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近年来深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生产、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捕集下来,运输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封存。通过这项技术,可避免或延缓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减排效益明显。但高能耗一直是传统捕集方法中存在的难题。日前,该研究院最新研制了一种相变吸收剂,它对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率可达到90%,同时再生溶液量减少40%至45%,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能源谷”以践行国家“30·60”双碳目标为己任,整合能源科技与产业资源,快速抢占能源领域国际科技高地。目前,未来科学城已汇聚了一大批相关企业,成为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先进能源细分领域核心承载区。

2022年以来,未来科学城集团围绕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数字技术等专业领域持续加大招商力度,截至2022年12月,未来科学城集团自持商办楼宇未来中心项目已累计新引入16家优质企业。

同时,2022年《昌平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着重依托“两谷一园”等重点功能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数字蝶变”。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作为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发展积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二期建设已成规模。园区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一大批高水平研发机构,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维泰瑞隆、优脑银河、迈格松生物等知名科学家创办的企业,新生巢、飞镖加速器、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等一批专业服务平台,同时建有北大国际医院、北大六院分院等一批医疗机构、床位数近3000张,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聚集态势。

医药健康方面,昌平区着力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药械注册流程简化”等8项任务已形成落地案例,动态完善“医疗器械创新北京服务站”等25项政策清单,截至2022年10月底累计获批上市创新医疗器械产品22个,占全国总量的12.1%,占全市总量的42.3%。

在开发引领、创新驱动作用下,2022年,全区新增3家独家兽企业、5家上市企业和226家“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1-11月数字经济规上企业收入增长31.1%,带动经济回稳向好、稳步增长。

智能制造

赋能昌平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是昌平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22年以来,昌平区持续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位于昌平区的北京正天恒业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他们刚刚接到了一份制作不锈钢工件的订单。工作人员把相关数据输入到眼前这个智能设备“金属激光切割机”当中,两分钟,一个可爱的不锈钢工件样品就热乎出炉了。

2分钟,一件不锈钢工件出炉;5分钟,一个“文明昌平”字样篆刻印章制成;半小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道具竹简做成;两小时,北京创意地图诞生;三小时北京冬奥会纪念品完成…… 这种激光切割的方式,不仅在工作效率上是传统切割方式的十倍,在制作精度上更是能达到千倍以上。

“激光加工属于整个生产制造里面的高端装备,通过智能装备,增强了我们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北京正天恒业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绣熔介绍道。

前端样品制造智能化,后端大规模生产还有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车间,从备料、加工、检测、再到成品包装,各个环节都由“聪明”的机器自动完成。据了解,采用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车间,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1%,单个产品制造成本降低27%,产品合格率提升55%,碳排放率降低17%。

此外,企业还与昌平二中等中小学、昌平职业学校等中高职以及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校企合作,共同设计研发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教育课程系统,为昌平区、北京市乃至全国输送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人才。

智能制造产业在昌平区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新增长点、新载体不断涌现。其中,昌平区依托区政府全资设立的产业投资运营平台昌发展打造了由奇点中心与新元科技园组成的26万平方米智能制造产业组团,目前已落位3D打印、航空航天、智能装备赛道等优质企业200余家,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了北方智能制造产业“新磁场”。

政策帮扶

当好服务企业金牌“店小二”

作为昌平区重大项目之一,小米智能工厂二期M1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转入二次结构、装饰装修、洁净工程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3年年底交付投用。这座全流程关键制造要素100%数字化管控的工程,将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世界级“灯塔工厂”。

“2022年5月,北京疫情突发,影响了小米集团业务和生产,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帮助小米集团快速报备,24小时内实现园区紧急启用,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小米集团工程管理部副总经理熊伟对此深有感触。

“昌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重大项目专班,随时在线、紧贴服务,帮助我们快速完成了征地供地以及项目开工。”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郑慧铭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管委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管家式’服务,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助力诺诚健华实现快速发展,给予了我们不断创新的信心。”

2022年以来,昌平区研究出台《昌平区贯彻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昌平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落实措施》《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多项政策措施,并根据企业需求,精准送出政策“服务包”。

同时,昌平区建立重点工作清单,迅速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品牌和科普宣传创新品牌“两大主题活动品牌”,加快推进“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和北大新校区建设等重点工作。

以未来科学城为中心

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2023年,昌平将深化未来科学城体制改革,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支持昌平国家实验室在轨高质量运行,保障过渡空间加快投用,推动重大攻关成果不断涌现。聚焦打造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持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健全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等研发成果转化落地,新增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8家以上。加快国际研究型医院、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国网信通等平台建设,发挥共性创新平台牵引作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范式。

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生命谷坚持软硬环境“双提升”,推动新生巢、飞镖成为全市引领类标杆孵化器,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高标准提升生命园一、二期环境品质,改造生命科学大道,提速生命园三期供地进程,加快建设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等项目,依托G6、G7高速沿线空间资源打造生命科学创新走廊。能源谷坚持内外引入“双搞活”,推动央地合作21项任务落地,保障中国移动、国药集团器械总部等项目投产,促进北新建材、航天科技等项目开工。

面对叠加的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两区”建设主窗口等重大战略机遇,昌平区将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资本人才要素集聚等方面,担当作为、再接再厉,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昌平力量。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