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言“乙类乙管”后如何养老,


【资料图】

让医疗资源下沉养老机构,畅通就地诊疗和重症转诊通道

养老机构如何科学防疫、建立人财物的长效保障机制,畅通就地诊疗和重症转诊通道,让医疗资源下沉养老机构;加快在全市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建设老年人出行友好城市,解决老年人“第一公里”出行问题……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聚焦“乙类乙管”后如何养老,为老年人衣食住行保障带来一份份建议。

养老机构配备紧急抢救设备

“养老机构应从前期重防控的侧重点,向及时发现、转诊和积极救治、防重症转化的方向转移。”市人大代表、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说。

“乙类乙管”后,养老机构科学防疫、建立人财物的长效保障机制,应从加强就地诊疗和重症转诊入手,增加医疗设施和专业医护资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重症。施颖秀建议,为养老机构按一定比例,配备必要的制氧机、血氧仪、心电监护仪和紧急抢救、转运的设备。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允许配备救护车。医疗资源和转运资源的绿色通道搭建,要更及时更高效,不能通而不绿,切实缩短救治和转运的时间。把前期用于防治的人力、物力、财力向感染后的早发现、早救治、减少重症转化。

“医院床位紧张,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等指定医疗机构,下沉到养老机构提供及时的查房会诊,开辟院外‘第二张床’,同时保证远程会诊24小时通畅。”施颖秀说。

加快在全市推广长期护理保险

今年两会上,施颖秀代表再次带来“加快在全市推广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议。

“社会面放开后,老年人作为感染的高发人群和弱势群体,身体机能差,基础病多,还有大量空巢独居老人身边缺乏照护者。”施颖秀指出,疫情导致老年人家庭护理难度增大,很多“阳康”老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更需要专业人员、专业机构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需要在护理费以及生活照料费用上,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和专业机构的服务支持。

在石景山区、海淀区先期试点基础上,施颖秀建议加快在全市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尤其是针对高龄卧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和居家照料服务的供给不足,应由长期护理保险作制度保障。“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人员长期护理已经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在全市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既可以有效带动养老护理专业机构和人才的发展,也可以降低因家庭护理不当引发的居家老人致残率、致死率、失能率。”施颖秀说。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失智人数约为4500万。“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量、服务人群的基数,是非常巨大的。”施颖秀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把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第六险,扩大覆盖面,做强筹资渠道。

为居家养老引入适老出行服务

“全市有3400多个社区,已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772个。但是衔接社区和社会的适老化出行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李静调研发现,老年人在就医出行、紧急出行、远距离出行时,需要门槛更低的数字化出行服务。不会叫车、叫不到车、找不到车、不会支付,老年人数字化出行仍需跨越“数字鸿沟”。

李静举例说,助老打车暖心车站,是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进入老年人生活圈的创新之举,可为老年人提供一键扫码打车服务。然而,目前助老打车暖心车站覆盖社区数量约300个,仅为全市社区总量的十分之一。

李静建议,将出行服务纳入居家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引入多种形式的、适合老年人的出行服务。比如,朝阳区潘家园街道的劲松南路社区与高德打车合作,将扫码打车服务引入老年人生活区;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也采取了“社区+物业+出行服务”多方合作的“朝阳门模式”,在“15分钟居家养老宜居圈”的基础之上,社区及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引入了出行服务平台的数字化出行服务,形成社区牵头、出行平台提供运营及服务、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提供使用引导的三方合作。

“目前,北京市老龄事业主管部门已经尝试发动出行企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就医出行补贴。建议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引导和发挥出行企业力量,降低老年人使用助老打车服务的成本。”李静说,解决老年人“第一公里”出行难,是建设老年人出行友好城市必须面对的课题。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