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顺义区全力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58项非遗收录在卷

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制技艺、曾庄大鼓、张镇灶王爷传说、杨镇龙灯、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制作技艺、大胡营高跷秧歌、水纹雨点剪纸……记者翻阅《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顺义卷》,顺义区158项非遗资源成果收录在此。

工作人员下乡调研吴家营万一善老会,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资料图)

顺义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负责非遗项目普查、保护项目的立项、审批,非遗项目的推广展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扶植等工作。158项非遗资源成果中,40项入选顺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有8项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相关部门和属地的通力配合下,我们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资源普查、名录体系完善、传承场所建设、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为重点,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维护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顺义区文化馆非遗保护及理论研究部主任王玉介绍,顺义区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方法,调动各方积极力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多元展示非遗

记者来到区文化中心文化馆,位于一层大厅右侧的非遗展厅吸引了记者的脚步,舞龙舞狮、景泰蓝等各具顺义特色的项目成果在此展示。

区文化中心文化馆非遗展厅。

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展厅,非遗展厅565平方米的区域内,使用了134张图片、40分钟视频、80余件实物展品,充分展现了顺义区非遗的风貌与成果,让更多市民了解顺义区的40个非遗项目。每逢节假日,展厅都开展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带领市民走近非遗文化。自2021年3月3日展厅对外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23.79万人次。

市民被非遗展厅展出的作品吸引。

顺义区积极推广镇(街)建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作品陈列室,目前已有民办非遗实物展厅3个,分别为高丽营镇孙氏糕点模具实物展厅、南法信西杜兰村中国结展厅和龙湾屯镇火绘葫芦展厅,各展厅丰富的非遗体验项目被市民喜爱。

火绘葫芦技艺实物展厅(民办展厅)。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顺义区北京非遗作品火绘葫芦“梅兰竹菊”及“雄伟壮丽高山大海”入驻北京冬奥村,摆放至运动员公寓和“文化中国”展示区,让顺义区的非遗成果被更多人知晓和了解。

火绘葫芦作品参与冬奥会伴手礼。

多路径宣传非遗

曾庄大鼓演出现场。

在沙岭学校,曾庄大鼓已经被列入学生日常必学的标准课程。每月及寒暑假,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学习曾庄大鼓的理论知识,曾庄大鼓队员手把手地将技术教给学生。曾庄大鼓是杨镇曾庄村的传统民间花会,相传是明清时随山西省、河南省的移民一起传入北京。表演所用的鼓,直径约60至70厘米,高约40厘米,重约22.5公斤,鼓如其名,体积巨大。表演者将大鼓斜挎在腰间,一手扶鼓、一手击打,鼓声雄浑、响彻天际。2007年曾庄大鼓被引入沙岭学校,成为顺义首个进入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学校已经成立了一支优秀的青少年大鼓队。”顺义曾庄大鼓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吕炳忠介绍。

杨镇龙灯展演。

马卷村五虎棍展演。

除了曾庄大鼓,去碑营凤秧歌2013年被引入港馨小学、马卷村五虎棍2014年6月被引入马坡二小、2014年12月杨镇中心小学挂牌杨镇龙灯传承单位、2015年9月中国结技艺进入南法信中心小学、2009年至2010年北小营镇大胡营高跷秧歌参与中国音乐学院重点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项目成为教委系统社会大课堂项目、学校非遗展示项目,形成了属于顺义区独特的非遗保护模式。截至目前,顺义区共建立10个非遗传承示范点,传承学员21万余人次。

“2011年编纂的《顺义地名故事》首次尝试非遗项目和乡土文化资源结合的模式,通过对接非遗专家,相继完成顺义大运河(潮白河段)文化内涵系列丛书《顺义记忆——顺义非遗》之‘曾庄大鼓’‘三伸腰稻米种植技艺’‘大胡营高跷秧歌’三本书的编写工作。”王玉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