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冬的一天,直隶正定火车站,寒气逼人,一派萧条。从西安避难回京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直隶总督袁世凯的特意安排下,登上火车,缓缓北行。回京不久,清廷就发出谕旨:裁撤漕运衙署,各省河运一律改征折银。至此,延续千年的运河漕运制度被正式画上了句号。

运河梗塞 争议复起

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南粮北运的大动脉。由于地势、泥沙等因素造成淤浅,需要经常疏浚整治,才能保证畅通。每年朝廷花在这上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然而,清中期后,河政废弛、黄河改道、河流淤塞、运道中断,致使漕船经常不能如期抵达。


(相关资料图)

“三十万兵动八方,安排龙马接洪杨。”道光末年,太平军揭竿而起,江南产粮区成为主战场。清咸丰三年(1853)三月,起义军占领南京,又进而北伐,漕粮运道阻断。清廷不得不宣布:除浙江和苏南地区,继续按照定额征收漕粮并通过海运到天津外,其余各省漕粮一律按照每石折银一两三钱向朝廷纳银,称为“折色”。

漕运废弛了10多年,直至同治初年,随着太平军和捻军相继失败,朝廷恢复漕运旧制的呼声渐起。没承想,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起初,一些户部老臣认为“国家大计,莫过于漕”。当初改制只是在太平军兵锋下的无奈之举,战争既然已经结束,理应着手恢复漕运。然而,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奏折摆上了皇帝的御案。他认为江南地区是朝廷重要的税赋来源,近年江苏、安徽两省遭受战争之祸,劳动人口不足,安徽不得已将漕粮折成银子上交,而江苏可以起运的粮食也不过原来的六七成。多年战争,使得各地实行“折色”已成习惯,运送至京师的粮食大为减少,再恢复漕运多有困难。况且,黄河水患和连年战争,使运河河道和粮仓损坏严重,要全面修复需要巨大的开销。

虽然不少地方督抚反对恢复漕运,但兹事体大,又牵扯多方利益,皇帝一时难下决心。一直到同治四年(1865),“始复试行河运,筹修运道”。但多次修堤都被凶猛的河水冲毁。同治六年(1867),试行江北运河,京杭运河勉强贯通。

不过,事情并没就此完结。湖广总督张之洞、顺天府尹胡燏(yù)棻等也一再上疏,请朝廷废止漕运制度,以税银代替漕粮。在他们看来,漕运弊端早已积重难返,每年运费支出惊人,北方粮食又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无须继续劳民伤财办漕运。

汽笛鸣响 漕运衰亡

接棒漕运的是海运与火车。事实上,漕粮海运由来已久。元明两代海运均由政府包办,后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逐渐冷清。清初开放海禁,民间商船频繁往来于上海、天津之间,因此,有大臣建议运河受阻时,临时变通,将漕粮转为海运。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朝廷试行海运漕粮,雇用了1400余艘商船参与海运,自上海抵达天津,再沿北运河送达通州。河海并运,使得当年运达京师的粮食,超出往年50万石以上,运费也降低了不少。但是,漕运涉及多个部门利益,加之海盗横行,漕粮海运只得草草收场。此后,河海之争不断,但海运之说渐占上风。

漕运停止后,通惠河上停泊的游船和货船([德]阿尔方斯·冯·穆默 摄。来源:《京华旧影》,第297页)

同治十一年(1872),在洋务重臣李鸿章的支持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近代海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船队悬挂双鱼旗和三角龙旗,凭借清政府给的“漕运”专利,开始承运江浙漕粮。火轮船每艘载米3000多石,15天往返上海、天津,每月可装运两次,每石运费5角6分银两,十分便宜。轮船运输漕粮遂成定例,后来南方六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漕运任务陆续由招商局承包。

虽然海运漕粮风生水起,但是朝廷内仍有不同意见。两江总督沈葆桢就认为海运漕粮虽有利可图,如与日本发生战争,海道必会受阻,影响皇粮安全。随着中日关系日益紧张,朝廷不得不另筹他法。铁路代漕建议应运而生。

修建铁路以便粮食运输的建议,又在朝中及地方官员间争执不下,推进迟缓。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制海权控于日本人之手,漕粮安全问题凸显。铁路运粮再被提上日程,阻力依旧不小,最终未能实现。但在各方博弈间,时代发展,科技日新,火车隆隆的汽笛声,使反对派渐渐警醒。光绪二十七年(1901),京津铁路通车,粮食商货可由天津直运北京。面对火车运输的压倒性优势,北京通惠河的漕运至此完全停止。

筑坝建闸 无力回天

随着年久失修,大运河航道淤塞,功能退化。政府不再对运河进行全面疏浚,只是为了保持地方货物水运,对江南部分河段进行整修。不过,在运河北端,人们对这条河的治理依然在继续。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北段,有三支上源:一支是温榆河,一支是永定河,一支是潮白河。潮白河流经顺义县城东,在通州城北入北运河。清代,北运河通航的主要水源就是靠潮白河维持的。

清末民初,潮白河水患频发。清光绪十二年(1886)七月大水灾,潮白河、北运河多处决口,直灌通州等地。光绪十三年(1887)夏,大雨又致北运河决口。民国五年(1916),在潮白河苏庄决口处建一滚水坝。次年,连日大雨,潮白河水势猛涨,数十个村庄被淹,死伤无数。

就在水患频发的同时,水困又不期而至。潮白河至通州一段河道干涸,水少淤浅不能行舟。为挽潮白河水重归故道,壮大北运河水量,1921年,北洋政府顺直水利委员会,聘请英国水利专家罗斯到潮白河勘察规划,制订建造调控河水的铁闸方案。闸址选在顺义李遂西南的苏庄,得名“苏庄大闸”。

苏庄闸采用西方科学技术,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钢筋混凝土水利枢纽工程,1923年动工兴建,1925年完工。修建了设有10个闸门的进水闸和30个闸门的泄水闸,每个闸门宽6米,闸板由机械操控起降,闸上建钢铁大桥,还开挖了一道长7千米的引河,沟通潮白河与北运河。平日关闭闸门,潮白河水尽入北运河,雨季提闸泄水箭杆河。苏庄闸泄水景象蔚为壮观,每值开闸放水,浪花飞溅,波涛汹涌,声闻数十里。诗人杨桂山赞道:“长桥横卧碧溪头,操纵能教石不流。引水有方通渤海,空槽无际作沙洲。潮平六百龙蟠闸,浪卷千层鲤跃舟。得意乘风飞去也,天光云影共悠悠。”

可惜,好景不长。1939年夏,潮白河洪水暴涨,冲击苏庄水闸,最终轰隆一声巨响,水闸在滔滔洪水中垮塌。洪流顺着箭杆河席卷而下,冲出了一条新河道,流经通州东部,河北香河、宝坻,至天津北塘入渤海,形成了今天的潮白河水道。据《通县志》记载:“因河槽淤垫,容量日狭,堤坝各口又失于修治,洪水横流,泛滥四出,为患东部各县。”这种局面持续了10 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根本扭转。希望通过水闸控水挽回北运河漕运的努力付诸东流。

滚滚运河南北流,代代漕运歌不休。大运河联通南北、贯穿古今,随国运起伏而几经衰荣。流淌到今天,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早已终结,但它作为中国活态遗产的时代已然开启,经过修复治理已全线贯通,更加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璀璨光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