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昌平区融媒体中心特别制作推出

《聚焦“四区”建设 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节目

邀请各镇(街)、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进演播室

聚焦“四区”建设奋斗目标这一主题

围绕城市总体规划、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等方面话题与主持人对话交流

节目将在昌平电视台、昌平广电网

北京昌平APP客户端播出

昌平区第六次党代会

提出“四区”建设目标任务

加快“四区”建设

服务首都发展的蓝图

已经绘就

今天

和平平一起

关注我区“四区”建设情况

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

了解科技创新

如何支撑引领昌平高质量发展

本期嘉宾

金鑫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服务保障处处长

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东南部

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型主平台

处在“三城一区”的连接点上

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定位

是建设全球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高地

规划面积170.6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由“两区一心”组成

通过多年建设发展

基本形成了“两谷一园”的创新格局

在空间布局上,“东西两区”是未来科学城的主体承载区,建设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研发创新社区;“一心”是未来科学城的生态绿心,连接东西两区,共同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发展格局。

其中西区规划面积62.5平方公里,以生命谷、高教园为代表,辐射带动工程技术创新园、科技服务产业园等重要组团,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齐全,初步形成了从人才培育、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服务到成果转化的创新发展链条;

东区规划面积44.3平方公里,以能源谷及成果转化基地为代表,突出央企特色,构建能源领域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高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是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的区域之一;生态绿心规划面积63.8平方公里,突出减量发展,打造首都北中轴延长线楔形绿地主体区域,形成与支撑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目标相匹配的绿色发展空间。

在创新布局上,“生命谷”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快步进入重磅创新成果“爆发期”;“能源谷”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打造央企为龙头的世界先进能源产业第一方队;沙河高教园承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融合大学城。

未来科学城“能源谷”

都有哪些基础优势?

据金鑫介绍,经过10余年建设发展,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核心区拥有74家能源领域研究院、科技型企业,涵盖央企民企等多元主体。累计入驻了22个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和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设有7个院士工作站,集聚能源领域高端人才700余名。

二是产业生态不断优化。持续打造“龙头企业+中小创新企业+高校+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创业生态。鼓励能源谷入驻企业发挥各自技术产品优势,开展场景应用,支持企业成果转化。组建了23个协同创新平台、2个企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落实“科学+城”要求,加快建设公共配套,大尺度布局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提升能源谷比较优势。

三是开放合作全面升级。促成能源谷央企研究院与沙河高教园高校共建了联合开放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鼓励龙头央企面向中小企业开放空间和实验资源,孵化初创企业,搭建了2个大中小融通发展平台,已入驻60余个项目,形成了融通创新的生动实践。充分释放“两区”建设政策红利,加大能源谷对外开放力度,汇聚更多创新要素。

在强化创新驱动方面

“能源谷”要培育提升能源互联网高成长赛道

近些年

能源互联网是很热的话题

这方面工作要如何开展呢?

金鑫介绍说,目前全国有9所高校设置能源互联网专业,华电和石油大学均有;全国24家最具有代表性的能源互联网研究机构,能源谷有7家;能源谷核心区有48家企业布局能源互联网上中下游技术,规上企业22家、国高新20家、瞪羚13家。

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通信等技术赋能能源产业的数字能源和智慧能源方向,给予能源互联网产业在更大维度上纵深发展,持续提升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接下来

“能源谷”将发挥氢能领域

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检验测试等环节创新主体

集聚的显著优势

围绕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等环节

开展12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

并依托氢能上下游产业链

重点打造燃料电池关键装备

商用车整车集成等5个产业集聚区

共同支撑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更多的相关内容

大家敬请关注

系列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