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计划全面转向OLED屏的消息被面板行业视作重大利好,叠加国家超高清视频发展规划、5G普及引发换机潮的预期,引发显示技术领域资本涌动。而久违的维信诺再度回归众人视野,有消息称今年维信诺已拿下华为25亿元大单,今明两年其对华为供货或总计达85亿元,言之凿凿之下,维信诺仿佛已经崛起为明日的面板之星。而对于上述消息,维信诺的反应颇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公司公告称,已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对此不予置评。

作为国内少数几家OLED屏幕供应商,维信诺目前的主要客户名单中有LG、小米、中兴、努比亚等,2019年荣耀开始从维信诺采购一定数量的屏幕。

营收的一半来自政府补贴

长久以来,面板产业被国家视作战略产业,一直拥有政策上的大力倾斜。发展面板产业不仅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为期15年的“2006-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在国家大力补贴下,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莫过京东方;而失败的则有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等。

维信诺也是国家寄予希望的 “潜力股”之一,成立于2001年,据悉其是由清华学神组建的OLED项目组发展而来,也是国内最早对OLED技术进行研究的单位。

今年5月,维信诺发布公告称,拟定向募资50亿元用于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生产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公司债务。7月,证监会核准了其定增方案。

50亿元,接近维信诺2019年营收的1倍。

2019年,维信诺实现营收26.89亿元,其中政府补助10.55亿元;当期,公司实现净利润6400万元,而扣非净利润则呈现大幅亏损状态——9.4亿元。当然,比起2018年,公司业绩还是有所好转地,2018年维信诺实现营收17.78亿元,政府补贴20.31亿元,其当年扣非净利润亏损高达12.14亿元。事实上,历年来国家对面板产业的补助一直未停歇,从2006年算起,已经过去15年;体外的输血能否让维信诺的面板产业满血复活,尤其在2020年国家同样遭遇较大困难,财政赤字一度攀升的状态下,2021年及之后的补贴是否还会维持较强力度?一定意义上,现在的维信诺离开国家补助还无法自己走路。

目前,OLED显示业务在维信诺营收体系中的占比为97.78%;2019年末,维信诺OLED显示面板销售量为1251万片,同比下降了6成;其生产量1338万片,同比下降了5成;当年,其库存量显示为431万片,同比提升了25%。对于销售量和生产量的大幅变化,公司解释为剥离昆山维信诺资产所致;据悉,后续昆山维信诺将在2021年独立申请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

2020年1季度,维信诺实现营收4.12亿元,同比增长99.49%,当期净利润亏损2.5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2亿元。目前维信诺是国内唯一攻克了OLED屏下指纹技术的企业,其在OLED屏幕技术领域的研发是认真地,但缺钱也是实打实地!

风口已至,机会不等人

面板产业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精度高,投资巨大且周期长,但技术迭代却较为迅速。目前,根据维信诺对外公布的投资调研记录,截至2020年6月维信诺参股和控股有5条产线,其中3条面板生产线,2条模组生产线。分别是昆山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固安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合肥6 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以及河北霸州和广州增城模组生产线。目前,昆山5.5代线和固安6代线一期已交付使用,合肥6代线则处于设备搬入阶段。2019年末,维信诺“在建工程”一项占款高达164.83亿元,占到其资产总额接近一半的比例。众所周知,巨大的在建工程对公司而言并非利好项,一方面在建工程无法对利润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变化波诡云谲,因在建工程周期过长形成的资产减值不在少数。

群智咨询数据预测,2020-2022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分别达到5.24亿片、5.93亿片和6.51亿片;疫情一定程度上延后了需求,但该来的终将会到来。随着苹果宣布全面转向OLED屏,有机构预测,明后两年将迎来OLED屏需求高峰。而一条面板生产线的建设周期通常为1.5-2年不等,同时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试以保证良品率。能不能赶上这波风口,对于维信诺而言至关重要。

事实上,深交所在对维信诺2019年年报的问询函中,便曾要求维信诺就公司业绩对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依赖程度进行说明。维信诺方面回复称,政府补助在公司产线建设及产能爬坡过程中对缓解公司运营压力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固安产线和昆山产线产能的释放,公司业绩将逐步改善,并逐渐减少对政府补助的依赖,进入良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面板产业无疑十分“烧钱”,如今维信诺上一轮募资中的150亿元已经陷入庞大的在建工程中,而新一轮募资计划的50亿元,除用于扩充产线外,还要用于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以保证持续运营。维信诺“进入状态”的时间期限还要多久?公司是否接到了来自客户的稳定大单?市场无从知晓。维信诺方面的回复也很官方,很微妙,“整体看,公司产品已进入一线品牌客户并在批量交付,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出货也将持续增长。”

在OLED面板发展的赌局上,你押谁的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