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三大问题困扰产业发展
三大问题困扰养老产业发展
谁来“啃”下北京千亿养老市场
来自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的老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服务机会、消费机会和产业发展的机会。如何加快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来自养老产业一线的从业者有哪些困扰?把脉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政协委员有什么建议?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保不覆盖
老人安宁疗护不进养老院进医院
丰台颐养康复养老照料中心是一家先有医后有养、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今年还与北京老年医院等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形成了从基本医疗到养老再到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打造从社区活力老人到机构失能老人的全老龄周期健康一体化服务。
“我们工作中遇到很多这种情况,不少失能老人最需要医疗专业护理,但是他们往往喜欢住在医院,为什么呢?因为在医院,床位费可以报销,护理费可以报销,化验费、检查费可以报销……”丰台颐养康复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施颖秀说,有些老人确实到了需要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服务的时候,但依旧在医院挤占资源,也加重了医疗负担。
是什么卡住了老人在养老机构享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呢?医保政策没有打通是个重要因素。施颖秀建议,要通过长期护理保险解决普惠制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上门服务和专业医养结合服务,在加大和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同时,应将养老机构提供的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医保,搭建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医养结合的联合体,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畅通路径,既可以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也可以避免挤占医院的医疗资源,让医归医,养归养,最大程度减轻老人的痛苦,减少家庭的压力,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发挥功能,最大限度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困扰2
养老照料中心与驿站“割裂”
一边缺路径一边缺服务能力
海淀曜阳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以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为运营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就是以机构为支撑,以社区为平台,以居家为基础。
“机构养老方面,我们主要收住的对象就是失能、失智以及社会重点保障的老年人,入住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达到86岁。”海淀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郝圆媛说,社区养老方面,在社区组建了自己的老年大学,通过文化、教育、宣传、康养等各种活动,包括老年助餐,吸引社区的老人来到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1月启动社区服务后,全年的文娱活动、宣传活动服务量能够达到2万余人次,老年餐桌全年服务量能够达到1.5万余人次。
“现在北京每个街镇都至少有一家照料中心,既承担了机构养老的职能,也承担着社区居家辐射服务的职能,但是许多照料中心却和街道各个社区的养老驿站是割裂的,缺乏服务进社区的有效路径。”郝圆媛说,驿站,顾名思义应该是一个系统,但现实是很大比例的驿站还是单打独斗。
“驿站本来规模就小,有很多驿站利用政府提供的空间,但因为单打独斗各项成本都很高,难以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门可罗雀的现象,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郝圆媛建议,应以街镇为基础单元统筹服务资源,构建养老照料中心—驿站的系统运营模式,把机构、社区、居家所有的涉老服务融合发展起来,形成服务一盘棋的模式。
连锁养老机构减负政策不细化
水电气热等费用还按商业收
在北京市投资运营着24家各种规模照料中心和驿站的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张玉说,作为一家主要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普惠型养老机构,他希望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多向社区养老方面倾斜。
“我们交水电费,现在要把钱交到物业手里,物业说不管你做不做养老,因为我要交的是商业的费用,所以我们肯定要收你商业的价格。”张玉说,政府一直在提出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的各种政策,在执行中还是应该再进一步细化。养老机构很多都是低利润运行,尤其是养老驿站,很多服务项目都是不收费的,而现在很多社区养老机构用的还是物业的水电,因此解决水电气热等费用的压力也能为养老机构助力。
■权威发布
老龄消费市场将达1000亿元
来自市民政局、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达到371.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7.2%,户籍人口中老年人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城区老年人口数量大,占全市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老龄化程度更高,养老需求更加多样化、养老设施资源更紧张,城市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2020年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确定了养老产业的范围。北京市老龄产业消费潜力巨大,北京60岁至65岁老年人约有45%依然在职并获得工资,42.8%的老年人口拥有储蓄,大部分老年人还会从子女处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在城市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调查中发现,72%的老年人有护理服务需求,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养老院或日托中心进行养老。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节衣缩食型”向“安逸享受型”转变,具备消费能力的老年人也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提升晚年的幸福感。据测算,2020年北京市的老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服务机会、消费机会、产业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