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公布:中药不良反应占比连续4年下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2019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临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中,中药占12.7%,连续4年下降。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此项数据分别为17.3%、16.9%、16.1%和14.6%。
报告显示,从类别上看,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中药中,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是理血剂中活血化瘀药(28.4%)、清热剂中清热解毒药(11.4%)、补益剂中益气养阴药(6.8%)、开窍剂中凉开药(6.1%)、祛湿剂中清热除湿药(5.7%)。从给药途径上看,注射给药占45.5%、口服给药占46.4%、其他给药途径占8.1%。注射给药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8.5%、其他注射给药占1.5%。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注射剂报告中,化学药品注射剂占86.9%,中药注射剂占9.1%,生物制品占1.6%。
基本药物方面,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收载品种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8万份,涉及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占89.5%,中成药占10.5%。2019年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7大类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内科用药、骨伤科用药、妇科用药、外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儿科用药、眼科用药。
报告指出,2019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及严重报告占比与2018年相比均有所下降,注射给药占比略有下降。总体情况看,2019年各类别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仍需要关注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