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面板厂正在快速追赶韩国企业,今年首季超大尺寸液晶电视屏出货量增长近十倍至33.9%,在柔性OLED屏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大幅增长至超过10%。与此同时,中国大陆面板厂今年首季的面板出货面积,首次超过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至50.1%。

大小面板市场份额翻倍跃升

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在5月1日表示,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2019年第一季度占全球60英寸或更大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的33.9%。这意味着它们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第一季度的3.6%增加了近10倍。相比之下,韩国面板制造商在同一时期的份额从54.8%下降到45.1%。

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的9英寸以上LCD(液晶)面板的出货量从17.7万台增加到224.2万台,增长了11.7倍,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也增长了34.5%。

在智能手机使用的柔性OLED面板领域,韩国公司曾经享有97%的市场份额,现在中国公司也正在追赶。市场研究公司Stone Partners表示,京东方在智能手机用柔性OLED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第一季度的0.1%跃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9.4%。

长期跟踪面板行业的IHS分析师吴荣兵5月6日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今年一季度,中国大陆面板厂在全球超大尺寸液晶面板、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份额跃上升,原因主要还是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较早开始对新技术的投入和研发。

吴荣兵预计,2019年全年,中国大陆面板厂的市场份额肯定是会继续攀升的,而且未来也会是韩国企业的强劲竞争对手,甚至不排除在个别领域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可能,比如65、75英寸市场供应方面等,而韩国、中国台湾的面板企业可能会转去做其它大尺寸产品,如82、85英寸等面板。

京东方副总裁王闰企4月10日在CITE 2019(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演讲时透露,京东方(BOE)合肥10.5代线今年3月已满产,每月可产12万片基板;京东方在武汉建设的第二条10.5代线,预计2020年量产。京东方正大力推广超大尺寸8K液晶电视面板,今年二季度75英寸液晶面板将上市,下半年55、65英寸也将批量上市。

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统计数据显示,京东方2019年一季度的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加17%至1462万片,出货面积同比增长55%,首次在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的排名中双双夺冠。京东方合肥10.5代线满产满销,带动65、75英寸面板出货数量大幅增长,已居市占率首位。同时,2019年一季度京东方的柔性OLED面板的出货量占比11%,位居第二,仅次于三星(占81%)。

要从规模扩张转向提升附加值

群智咨询的总经理李亚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9年一季度,中国大陆面板厂的出货面积占比达50.1%,首次超过全球面板市场出货面积份额的一半,所以,“不能再盲目扩产、提升规模,而应注重技术力、附加值的提升。”

李亚琴说,京东方今年的柔性OLED屏主要供给华为,三星的柔性OLED屏则供给三星、苹果和中国部分手机厂。随着中国柔性OLED屏量产,全球柔性OLED屏供应走向分散,终端品牌有更多选择。“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产业,从规模提升走向技术提升,开始走入柔性OLED屏等高端市场,这是另一个阶段的良好开端。”

奥维睿沃高级分析师卞铮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今年第一季度是10.5代线的产能爆发期,目前全球已经量产的两条10.5代线均在中国大陆境内,BOE(京东方)的10.5代线在3月份达到12万片的满产产能,CSOT(华星光电)的10.5代线从1月份开始量产出货,与此同时,中国电子的两条8.6代线也在爬坡,即使市场行情不佳,新产线肩负着产能爬升的使命也需要大量出货,而韩国和中国台湾面板厂的产能较为稳定,因此第一季度增长的主要是中国大陆的面板厂。

卞铮预计,未来韩国面板厂将会陆续把现有的LCD(液晶)面板生产线进行改造,聚焦于大尺寸OLED领域,与中国大陆面板厂进行差异化竞争,市场份额将有所丢失,但利润方面将比中国大陆厂商更有潜力。

由于中国大陆面板产能的快速开出,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目前行业正在新的一波供过于求周期中,导致面板价格持续下滑,因此面板厂的净利润不佳,短期之内将难以缓解。卞铮提醒说,未来需要用新产品、新应用、新技术去打开市场,有效消化产能,面板厂商利润才会有回升的可能性。

推荐内容